“我不觉得自己是个媒体人,可能更像个产品经理吧。” 在2018福布斯中国30岁以下精英颁奖盛典开始前,今年登上媒体领域榜单的秦小明对福布斯中国说道。
秦小明在香港科技大学时读的专业是经济,创业前曾有超过7年的股权投资及对冲基金工作经历。
用产品思维做内容曾经一度成为诸多媒体人正在转变的方向,然而,秦小明去年3月创立同名公众号“秦小明”时,似乎更出于一种自身原因的偶然与巧合。
从社交产品到自媒体
在创立公众号“秦小明”之前,秦小明曾有过一段失败的社交产品创业经历,受挫之后他最大的感受就是“创业还是要接地气,我当时可能过于关注某个细分受众了。”秦小明说道,因此那之后没有多久,他就重新出发,创立公众号做起了内容。这一次,他的目标很清晰——接地气。
秦小明在香港科技大学时读的专业是经济,创业前曾有超过7年的股权投资及对冲基金工作经历,再加上曾经的社交产品创业经历,秦小明做公众号的优势便有了,那就是“金融+互联网”。但公众号的核心其实还是他的“经融思维”,这也是他最“接地气”之处。
所谓经融思维是指经济金融思维。秦小明解释道,金融是小众的,但经济金融思维应该是大众的,因此他们服务的主要人群是非金融专业和行业背景的大众用户,他们对经济金融思维(其背后的核心是与“钱”相关的一切)有着强烈诉求,因此受众范围非常广非常“接地气”,平台初期正从其中的一二线白领中产切入。
“让一部分人先懂金融”是秦小明团队追求的信仰,而他们最想要做的是,为中国金融启蒙教育和普惠金融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点力量,也就是提高大众的“财商“。“实现社会价值。”秦小明说道,除了相对自由,这也是他一路创业的一个重要理由。
留住用户的商业模式
据秦小明介绍,“秦小明”平台创办以来虽然只有不到两年的时间,却已经影响了超千万人次。特别是平台普惠金融类文章在一年之内,已经实现了超2500万人次的阅读,单篇文章阅读人数平均已达到10万+。
“影响了数百万家庭的金融投资决策,帮助了数千万人次的中国青年更好地实现个人成长。”秦小明强调道。那么在这些数字和结果背后,平台的商业模式是什么呢?
“通过提供老百姓能懂的金融数据(包括资讯/统计数据/投资模型/风险测评等)与金融教育产品,来为大众用户的投资理财、收入成长以及风险管理提供决策工具,并在后期提供金融培训服务类的B端服务,进而收费的商业模型。”
其实和大多数自媒体公号一样,秦小明平台的盈利点不外乎两点——付费内容加广告变现。但秦小明团队对广告这件事是“非常克制的”。处于金融行业,金融产品的广告投放必然会有一些风险,而这对于平台用户来说比较不利。因此,秦小明平台会更倾向于金融品牌以及其他行业品牌广告的投放。秦小明说,他们一定首先要为用户考虑,避免一切可能的风险。
事实上,在秦小明的平台思维里,他认为自己更像个做产品的人,并表示“媒体更像个渠道,而他们却想通过平台留住用户。”他更对自己平台的未来有一个美好的目标,那就是成为中国的“大众版彭博”。他看到了大众对金融知识的需求与渴望,除了房地产投资,人们应该有更多更丰富的投资选择。
“接地气“的金融市场
在C端,如今中国金融市场的两个基本割裂未被满足:
一个是老百姓对金融的需求(包括了资讯/数据/资金等)和传统金融机构提供的服务是割裂的。某种意义上,传统金融机构的服务和老百姓对金融的理解是有利益冲突的:老百姓越小白,专业机构越有“割韭菜”的基础。也正因为这样,传统金融机构没有真正的动力去做投资者教育。
另一个是中国老百姓的金融认知与他们的金融行为是割裂的。在美国,资本市场的散户特征很弱。但在中国相反,老百姓热衷直接参与资本市场。但中国老百姓又不懂金融,因此发生大量上当受骗、割韭菜等风险收益配比错位的资本市场乱象。
因此,秦小明的产品希望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两个割裂,做老百姓能懂的金融,深入和浅出一个也不能少。
老百姓能懂,这是核心的核心。秦小明表示,不要觉得这东西看起来不性感,但做起来非常不容易,做好了非常性感。Bloomberg也好,Wind也罢,甚至互联网门户网站上的财经资讯,都离老百姓的生活太远,把他们对经济金融的盎然兴趣挡在了墙外。“我们要拆掉这堵高墙,做老百姓看得懂的金融资讯服务和教育产品。“他说。
什么叫深入?就是要有严格科班训练和广泛深入金融实践的人来做,降维打击特别重要。只有自己对金融有系统深刻的理解之后,才能真正理解经济金融的核心逻辑,进而以一种简单的方式表达出来。什么叫浅出?就是说人话,少说复杂的东西。必须把复杂的逻辑和数据简单化,用第一性原理来抽象,用说人话的方式来表达,这也是互联网的属性。
总结起来,深入就是非常专业的金融素养,浅出就是互联网对大众用户的服务思维。真正的普惠金融一定是金融+互联网+教育都要有的东西。
而在B端,中国有大量机构(商业银行庞大的分支机构体系/保险经纪人/证券经纪人/传统企业)需要金融经济相关的知识和业务培训,这样的市场无疑是诱人的。
因此,未来秦小明会继续朝着他“接地气”的方向,为普通大众提供更多的金融“科普类”知识,并从普惠金融数据与普惠金融教育两个方向布局自己的业务发展。而至于平台的形式,无论是APP或是其他形式,他都觉得只要能留住用户,平台形式随机而变。
什么是精英?“真正的精英应该是上得去下得来。”秦小明如此定义“精英”,“既要有格局也要接地气,这样才是精英”他说,在采访过程中,他的思维和语速都很快。 “工作就是生活,这是媒体人的常态,也是创业者的常态。”秦小明最后说道。
– END –
原创文章,作者:董 宝山,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boke.6ke.com.cn/?p=16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