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学生沉迷“手游”错过高考
游戏障碍俗称为“游戏成瘾”,虽然此前“游戏成瘾”并未被正式列为精神疾病,在市精神卫生中心里,仍有不少患者前来就诊,其中大多数都是青少年。
小陈高中的时候开始接触游戏,后来因为高三学习压力大、时间紧,停了一段时间。上大学后时间充裕了,他开始没日没夜地玩游戏。为了更好地玩游戏,他还在校外租了一个房子,从此天天在出租屋里玩游戏,不去学校上课,每科都挂科,最后退学回家。
回家后,父母没把他沉迷游戏当回事,以为他只是不想出门罢了,没有加以制止。就这样一直过了五年,到最后小陈开始分不清楚现实和游戏,总想着游戏里的角色要追杀自己。父母以为他“疯”了,无奈之下只好带他到市精神卫生中心就医。
像小陈这样的患者还有很多。小林是一名高三的学生,平时成绩特别优秀。去年6月份,在高考前的一个月,因为压力过大,她开始玩手机游戏,沉迷其中无法自拔。结果最后,小林没有去参加高考,也没有上大学。
“青少年是‘游戏成瘾’的高危人群,他们大多正处于叛逆期,和父母、老师的观念容易产生矛盾,同时又极度渴望他人的认同,如果缺乏相关应对技能,有可能把自己关在‘游戏’的小世界里,以此来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在接诊的患者中有不少初中生,因为成绩不太好在学习上得不到认同,慢慢地沉迷游戏,通过玩游戏来获得认同感,但不少人最后都深陷其中。”湖南青少年教育学校
如何判断是否游戏成瘾
“游戏成瘾”既会给身体健康带来极大风险,引发猝死等,也可能会对自己的精神状态造成严重影响。那么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游戏成瘾”呢?
“判定一个人是否‘游戏成瘾’,最主要的包括两方面:一是看他是否把玩游戏看的比其他任何事情都要重要,因玩游戏而影响自己本应该做的事情如学习、社交与工作等;二是看他是否已经失控,即控制不了自己玩游戏的时间与强度,另外就是不玩游戏时内心总是渴望玩游戏,千方百计寻求玩游戏的机会。”
“游戏成瘾”中家庭因素不可忽视
研究显示,网络游戏障碍的病因较多,与患者人格、精神病共病、家庭与社会因素等均有一定联系。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家庭因素是造成孩子容易“游戏成瘾”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般来说,玩游戏成瘾的孩子家庭本身都存在一定问题。例如,父母对孩子期望过高,把自身的焦虑传递给了孩子;家里没有规则,孩子自律性差;家庭缺乏沟通交流,父母比较专制,觉得自己说的做的都是对的,忽略孩子的想法看法等。父母老师和孩子之间的沟通交流很重要,一旦发现其有沉迷游戏的苗头,就应及早进行干预治疗。
如果只是轻度的沉迷游戏,可以自我认知调节来改善。例如首先认识到沉迷游戏对自己的身体和精神健康都是有害的,要下决心克服游戏对自己的“控制”。制定一个克服“游戏瘾”的计划并严格执行计划,减少玩游戏的时间。同时还可培养其他兴趣爱好,转移注意力,以此来替代对游戏的沉迷。还可通过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多参与学校及社会活动。
但如果发现自己无法控制自己、无法完成上述自我调节时,或是已经“游戏成瘾”,可以选择正规的机构进行转变,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
原创文章,作者:江河,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boke.6ke.com.cn/?p=42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