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8月7日 九江决口

天亮以后,无数的读者将会和我一同注目九江,并会为这座城市的转危为安而祈祷

998年8月7日

2018年8月6日,江西省九江市98抗洪纪念广场。20年前的1998年8月7日13时50分,汹涌的长江洪水在这里冲破大堤。

中国青年报 赵迪/摄

998年8月7日

2018年8月5日,1998年长江九江段决口旧址。

中国青年报 赵迪/摄

1998年夏,长江爆发全流域性特大洪水,沿江地区数千万人民的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1998年8月7日,长江九号段4号闸与5号闸间决堤30米左右。时任《中国青年报》摄影部主任贺延光即刻奔赴九江,一边抢拍决口照片,一边用手机向编辑部通报灾情……

998年8月7日

经历九江

贺延光

998年8月7日

九江城防堤决口后,解放军及武警官兵、公安干警立即赶到现场,投入抢险。

贺延光/摄

998年8月7日

1998年8月7日下午三时,在距离九江大堤决口处150米的居民小区,公安干警正在帮助群众向安全地带转移。

贺延光/摄

8月7日下午,我计划去灾民安置点采访。刚过两点,楼下南京军区《前线报》的范钦尧来电话催。我还没准备停当,进屋的伍处长说:“叫你快点呢,决口了!”据说九江长江大堤固若金汤,怎么会决口呢?催我快点,也不能说不吉的话呀——我心里嘀咕着。

钻进“切诺基”一出门,就感觉不对了。大中午太阳毒毒的,平时街上没什么人,现在满世界都是人,且五一堆,七一伙,神色匆匆,议论纷纷——长江真的出事了!我顿时紧张起来。

司机还算路熟,脚下使劲加油,手不停地按喇叭。越往前开,市民越显得惊慌失措,人们迎着我们在跑在喊。此时,各个路口均已由警察把守,所有车辆行人准出不许进。

后排座上的老范让前排的我和他换一下位置。他穿着上校军装,非常时期,军人就是通行证。

开发区宽阔的九江大道几乎没有人了。路边停着三部军用卡车,几位司机拦住我们大声说:“水就要过来了,车不能再往前开啦!”

但我和老范执意让司机再往前跑一段。

我们刚往北一拐,哗哗的水就冲过来了。我俩慌忙下车,让司机赶紧把车往回开。我们趟着水爬上九瑞铁路,眼看着湍急的洪水几将铁轨下的基石掏空,而铁路旁一座公路小立交桥被水淹得没了模样,几个电灯杆淹得只剩两米。幸好军分区应急分队冲锋舟赶来了,我俩各翻上了一条舟。

我确切知道了决口是在长江大堤4号闸和5号之间。

998年8月7日

1998年8月7日,九江大堤决口,抢险部队使用运煤船沉堵。

贺延光/摄

998年8月7日

1998年8月8日,抗洪军民在九江市区抢筑第二道防线。

贺延光/摄

在冲锋舟上,我拍了几张照片,便打开手机,开始向北京总部口述现场场景。我告诉报社:“我将半个小时通报一次情况。”此时,在九江的本报记者只我一人,出现重大险情,对新闻工作者的最低标准是及时发稿。

大水已漫过了楼房一层窗户一半多,冲锋舟的任务是到居民区救人。当我们从楼上接下来几位老人、妇女和孩子时,一位惊魂未定的老者说:“我正在睡午觉,没想到水来得这么快!”

冲锋舟将这些人送上铁路,那儿已有警察接应,二百米外停着一列闷罐车,是转移群众的。当我们又一次返回,路经一座建筑时,房顶上的一些人冲着我们大喊大叫。冲锋舟没理会,想先救危房里的人。但我抬头看见了一个熟面孔,那是几天前江洲镇决堤时见到的一位省水利厅副厅长,只听他在喊:“国家防总的专家在这儿!”我赶忙叫冲锋舟返回去接人。

专家一行是赶往决口半途被困在这儿的。我紧随几位专家绕道涉水上了长江大堤。

大堤决口已有30余米,汹涌的江水正从撕开的口子咆哮着冲向市区。跑了几个县的我心里清楚,周围都是水,九江已是孤城,如堵不住决口,九江人只能上房了。

大堤上约有上千人,人们紧张并不慌乱,也许是及时到位的解放军安定了人心。在灾难面前,人们已没有退路,万众一心才可能起死回生。

我拼命地拍照片。拍决口、拍沉船、拍抛石、拍军人的勇猛、拍人与洪水的抗争……

浔阳区外贸办一姓黄的副主任告诉我,当一点左右发现堤上泡泉时,解放军赶来了,周围工人、居民赶来了,做小买卖的个体户、下岗职工也赶来了。一位叫陈世豪的父亲及三个儿子全都跳进水里,人们拿看被套、苫布等一切可以堵漏的东西,近乎疯狂地与险情搏斗。那阵儿,真叫惊心动魄!

998年8月7日

1998年8月9日,解放军官兵正在用最新的钢管框架技术封堵决口。

贺延光/摄

998年8月7日

1998年8月9日,参与九江抗洪抢险的官兵们。

贺延光/摄

这阵儿,十几条载满石料的驳船正向决口处集结,封堵现场似乎更加有序,军民的斗志也愈来愈旺。从专家那儿得知,市防汛指挥部已拟定了三套应急方案,我必须把这些消息传回去,可手机没电了。

情急中,我只得向南京军区王副部长求援。王说:“部队就靠它与军区联络,你只能使一分钟。”我用它又发回一条消息。这之后,我与北京失去联系三个多小时。事后,我得知报社同仁此间一直为我提心吊胆。

天黑了,险情仍未被控制,但我要赶回市里发照片稿。晚9点半,我回到了市区。此时,市民的情绪已比下午平稳了一些。可一家未关门的彩扩店,人虽在,机器却为转移而打了包。幸好又找到一家处在二楼的小店。

晚11点50分,我的照片如数传回。

8月8日零点15分和45分,我又把刚了解的最新情况传到北京,害得夜班编辑们几次倒版。他们告诉我:今天本报头版刊登了我发回的“九江段4号闸附近决堤30米”的8条消息和两幅照片。

我长出了口气。

我知道,天亮以后,无数的读者将会和我一同注目九江,并会为这座城市的转危为安而祈祷。

原文刊登于《中国青年报》1998年9月5日6版

(文章略有删减)

998年8月7日

1998年8月11日,江西九江的长江主干道决口后,经数千名解放军、武警官兵和当地群众连续5天的昼夜封堵,终于控制了险情。

贺延光/摄

998年8月7日

1998年8月12日,九江江州镇一片汪洋。

贺延光/摄

1998年8月8日,《中国青年报》刊发了贺延光九江决口8条消息及两幅图片。消息《九江段4号闸附近决堤30米》荣获1998年第九届中国新闻奖特别奖。

998年8月7日

998年8月7日

1998年8月7日,位于江西九江的长江主干4号闸附近突然决口30米,凶猛的洪水向市区涌去,直接威胁着40万人的生命安全,一艘装满煤炭的大船准备堵决口。

贺延光/摄

九江段4号闸附近决堤30米

本报江西九江8月7日16时5分电(记者贺延光)今天13时左右,长江九江段4号闸与5号闸之间决堤30米左右。洪水滔滔,局面一时无法控制。现在,洪水正向九江市区蔓延。市区内满街都是人。靠近决堤口的市民被迫向楼房转移。

本报江西九江8月7日16时35分电(记者贺延光)现在大水已漫到九瑞公路。据悉,决堤时,一些居民还在睡午觉。现在在堤坝上被洪水围困的抢险人员大约上千人。

本报江西九江8月7日17时5分电(记者贺延光)国家防汛总指挥部的有关专家正在查看缺口。专家们决定用装满煤炭的船沉底的办法堵缺口。

本报江西九江8月7日17时15分电(记者贺延光)记者已赶到缺口处。汹涌的江水正从30米宽的缺口涌向市区。南京军区两个团正在国家防总、省防总有关专家的指挥下现场抢险。现在有一条100多米长的船无法靠近缺口,抢险队正在想办法。

本报江西九江8月7日17时40分电(记者贺延光)专家们拟定了三套抢险方案:1、将低洼处的市民转移到安全地带。2、市区内的军队、民兵组成一道防洪线。3、全力以赴堵住缺口。现在,一条大船装满煤,正由北向南岸靠近,准备堵缺口。

本报江西九江8月7日22时5分电(记者贺延光)截至记者21时撤离时,决堤口还没有堵上。—条装满煤炭的百米长的大船已横在距决堤口20米处,在其两侧,三条60米长的船已先后沉底。数千军民正在沉船附近向江里抛石料。水势稍有缓解。

目前,留在决堤处抢险人员总计有2000多人。防汛指挥部组织抢险人员正在市区的龙开河垒筑第二道防线。

据悉,市中心距决堤处的直线距离约5公里。市区内目前还未进水。记者赶回市区时看到,一些店铺还在营业。市民们的情绪较下午平稳了一些。

路上,出租车司机告诉记者,市政府已在电视上发出紧急通知,告诫市民,凡家住低于24米水位的住户,要迁到更高的楼上。

本报江西九江8月8日零时15分电(记者贺延光)记者刚刚与前线指挥人员通话:现在沉船部位上端水流有所减弱,但船下的漏洞水流仍然很急,缺口处洪水不见缓解。抗洪军民仍在连夜奋战。

本报江西九江8月8日零时45分电(记者贺延光)记者刚刚得到消息,从昨天下午4点开始,万余名解放军战士正在龙开河连夜奋战,构筑一道10公里长、5米宽的拦水坝,作为市区的最后防线。至发稿时止,仍有大批军车赶往此地。

原文刊载于《中国青年报》1998年8月8日头版

原创文章,作者:dongshuai,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boke.6ke.com.cn/?p=2879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