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以往,人们想要探索宇宙,只能借助沉醉的意气和幻想的浪漫。
如今,在科学的助力下,我们可以更直观地看到遥远世界本来的面目。
还记得去年全民热议的人类第一张黑洞照片吗?这张照片,正是由艾弗里·布罗德里克及他所在的“事件视界望远镜”团队拍摄。
1月12日,腾讯联合清华大学主办的青少年科学小会,在清华大学举行。
拍摄全球首张黑洞照片的科学家、加拿大滑铁卢大学教授艾弗里·布罗德里克
对着台下一双双渴望真知的大眼睛,艾弗里说:“故事从哪里开始?答案的真相如何?黑洞是如何掌握这样的魔法……一系列问题的解决方案,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观测。”
但要观测,就需要一个像地球那样大的射电望远镜,怎么做到呢?
办法就是,将望远镜分布在世界各地,通过同一时段的数据搜集和超级计算机的整合,来进行观测画面的生成。
工作量的庞大,也是超乎想象。每一个望远镜每一秒的数据生成是32GB,相当于一部高清电影。观测了几天之后,数据硬盘加在一起可以有半吨之重,基本上等于四十万人一生自拍的数据。
就这样,人类终于第一次“看见”了黑洞的真实面貌。
随后上台的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副台长刘继峰,则又绘声绘色地描述了他和团队,如何在广袤星系中,捕捉黑洞位置的科学研究。
宇宙更近了,科普却似乎相对远离了。越来越复杂的专业名词和深奥理论,让普通人难以回答青少年们的好奇和疑问。
什么是“史瓦西半径”?传说中的量子计算究竟是什么?冷冻电镜下的微观世界有多奇妙……
问而后知,知而后得,得而后思,思而后达。
即便是最伟大的科学家,也离不开简单问题的不断认知和在此基础上的复杂探索。
或许,不是每一个青少年都会成为科学家。
但腾讯科学小会相信,每一次纯粹而真切的科学疑惑,都不应该被卡在求知的第一阶段。
1
科学小会
一个弹奏宇宙奏鸣曲的舞台
冥昭瞢闇,谁能极之?
冯翼惟象,何以识之?
这是屈原在其浩瀚诗赋《天问》里面的追寻。那时,人们只能从宇宙生成、时空本质及事物演变的框架角度,去产生诗意的联想。
现在,人类的认知粒度越来越规范化和理性,其认知边界也在更丰富的维度,不断蔓延开来。
100多年前,史瓦西提出了著名的“史瓦西半径”,揭示了黑洞理论存在的可能。
2020年,科学小会的现场则上演了一场“飞跃史瓦西半径”的开场秀,象征人类认知边界的不断跨越和突破。
这种飞跃,首先依赖于科学家们朝夕不止的工程积累。
在很长时间里,人们都喜欢在夜空下,仰望辉月。但在嫦娥登月计划以前,还没有中国人亲眼见证过它的另一面。
1935年出生于江西吉安一个医药世家的欧阳自远,则与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刚开始,欧阳自远从事的是一项硬核工作—地质研究。但在1969年,美国的“阿波罗11号”实现了载人登月,这让他感到极为震撼。
他的关注目标,从地下,转到了天上。
从1958年开始,欧阳自远开辟了剑走偏锋的小众领域——陨石学与天体化学,并持续参与编写了中国探月工程立项报告。
2004年,国务院批准了中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立项。为这一天,欧阳自远努力准备了四十五年。
而今年已经84岁的欧阳自远,依然在为探月三期的任务老骥伏枥。
“我也觉得‘自远’这个名字很有意思。
我研究的陨石来自遥远的太空,后来研究的宇宙尘、月球的岩石,也都来自遥远的太空。我真是很难想像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安排,天缘巧合。”欧阳自远曾说。
这位一生专注于研究的科学家,透过星尘、月岩和陨石,看到了宇宙的轮廓和命运的诗意。
2018年春节,有一部悲壮的科幻电影,就是《流浪地球》。
在存亡关头,主角驾驶空间站点燃木星,利用木星氢气大爆炸产生的冲击力将地球推到安全路径。
那么,氢气点燃是什么样子呢?氢气燃烧爆炸又是什么样子呢?于是,有人就做了个实验。
实验者,是一个身穿白大褂,头戴护目镜的老外,他用流利的中文讲解电影剧情和实验操作,其身份则是北京化工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特聘教授、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会士戴伟-David G. Evans。
1987年的一次中国之旅,让戴伟看到了这片大地的潜力,也深感与这个国度的缘分。
1996年,戴伟正式辞去埃克塞特大学的稳定工作,来到北京化工大学只有三个成员的实验室。作为学术骨干他,参与的多项成果已经实现了转化,并惠及大规模工业生产。
如今,来到中国已经23年的戴博士,又在中国的互联网时代,贡献出一份科普力量。
不要小瞧老爷子的影响力,他可是在快手上拥有300万粉丝的科普大V。
其实,从2011年开始,戴伟就走进中国的打工子弟学校和偏远地区中小学做化学实验。仅2017年一年,他演示的实验就超过80场,让上万名学生亲眼观察到了化学反应的奇妙与乐趣。
这只是此次科学小会的两位演讲者。
其他还有像“搞笑诺贝尔奖之父”马克·亚伯拉罕斯、世界最大冷冻电镜研究中心背后的建设主导者,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王宏伟、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副台长刘继峰。
以及腾讯量子实验室负责人张胜誉、加拿大滑铁卢大学教授艾弗里·布罗德里克,与全球顶尖学术期刊Science新闻主编蒂姆·阿彭策尔。
大咖云集,众星闪烁。
每一位背后,都有独特而耀眼的科学认知和人生体会,他们像是舞台上的“科普音乐家”,为在场的和在观看的青少年们,奏起了一场从宇宙星河到生命自然的科学奏鸣曲。
2
乡村科普
科学的星辰大海冲破山峦阻隔
在舞台熠熠发光的背后,是一群人的默默搭建。
去年1月,腾讯举办的首届科学小会,就广受欢迎。除了现场的300多位青少年,还有近500万人次通过网络直播收看。
其中,有一个山区孩子给腾讯小会留言,说他偶然看到了这次直播,科学家们的演讲就像给了他“一双翅膀”,“从未感到自己可以离科学这么近。”
孩子的直观感受,无疑是一种极具价值鼓舞和心灵牵引的真实力量。
2019年9月12日,科学小会在腾讯看点平台上,面向全国青少年发起科学看点兴趣大调查。
80天里,这一活动共吸引了120多万青少年的参与,他们发来了无数天马行空的科学趣问,并为心中感兴趣的话题投票。
全球唯一一个,面向青少年的科学看点榜单,由此诞生。当然,这120多万青少年中,也不乏来自偏远山区的声音。
其实,从去年9月份开始,腾讯科学小会就给乡村青少年们,搭建了一个个“流动版”的科普舞台。
在甘肃肃南县祁连山脚下,为了让孩子们有一个更沉浸立体的观影体验,团队特别制作了像太空舱一样的“星空电影院”。
在这一简易的太空舱内,孩子们第一次透过透明荧幕,看到虚拟的星河影像与夜空中正闪闪发亮的星星,交织成趣。
纯净、无垠的星空,硬核、梦幻的视觉科技,二者的碰撞,无疑为孩子们提供了极具震撼而维度多元的感知突破。
影片一放完,每个孩子都争相发来了“十万个为什么”:
索南央金(六年级2班):为什么天上的星星数不清?
赵雅妮(六年级3班):人类能否成功登上太阳?木星上为什么会有眼睛?
黄俊杰(四年级3班):为什么天王星要“躺”着运行?
除了放映,还有来自中科院、川大、北师大、中核集团的教授及当地科学工作者们,以一堂堂深入浅出、趣味盎然的科普课,来点亮孩子们的思维之光。
科学家也像孩子们一样兴奋:“孩子们原来有这么多奇思妙想啊。”
不只是甘肃,在云南省文山州砚山县、四川省巴中市恩阳区……
腾讯科学小会团队与中国科学技术馆,一路开着“科普大篷车”,深入山区学校,为点燃乡村孩子的科学火苗,持续奔波着。
科学的星辰大海,不因山峦重叠而阻隔。
因为孩子们的心中,有人类与生俱来的好奇和惊诧;也因为,有像腾讯科学小会这样的力量,不断为他们带来,科学的星火之音。
康德说,当我仰望星空,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
童年的爱因斯坦,曾因说话慢而被嘲笑。但他12岁时,在家庭教师的鼓励下爱上了几何。
13岁的霍金,曾因作业不整洁被老师轻视。1年后,数学老师发现了他的才华,帮他重建自信。
每一个人类星光的背后,都有他的暗淡时刻和点亮瞬间。
腾讯科学小会,希望中国的孩子们能在这里被“点亮”。而他们也能在未来,“点亮”人类。
尽管,不是每个人都能成长为科学巨星。
但这种经历,会让他们相信自己值得被点亮,也相信点亮他人的力量。云控
腾讯科学小会,不只是让孩子们的思维里有宇宙演化,也让他们的心灵里有星河闪烁。
原创文章,作者:dongshuai,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boke.6ke.com.cn/?p=3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