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病因不外乎内因与外因两个方面。“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只能通过内因起作用”,是一经典的哲理,也是事件变化发展的客观规律之一。外因多因长期持久有强烈精神刺激,如家庭纠纷、恋爱挫折、事业失败或人际关系紧张,持久的脑力、体力劳动,睡眠不足,对外界刺激耐受性差,适应环境、应付事物的能力不足。
中医是我国传统医学的统称,中医学讲疾病是由邪气所引起。那么什么是邪气呢?“气得其和则为正气,气失其和则为邪气”。气是指自然和生命过程中的各种运动方式。自然和生命过程中各种运动方式的失和,都被称做“邪气”。如外邪指风、寒、暑、湿、燥、火等自然过程中各种运动方式的失和状态,内邪指寒、热、虚、实、燥、湿等生命过程中各种运动方式的失和状态。这里指的是运动方式、相互关系、失和状态,而不是指具体的物质性致病因素,以及其所导致的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即西医学所谓的病因和病理。当然,中医学也并不排除对物质性致病因素的认识和描述,但这里说的只是中医学的特色和优势。
(一)中医治病,需要医生和患者本人见面,当面给患者号脉,查看患者舌头,有时甚至需要对患者腹部、腋窝、腹股沟、锁骨等部位进行探查,详细的询问患者的症状和既往病史和治疗史后,才能给患者处方用药。理想状态下,一次诊疗需要半个小时以上,复杂病情需要一到两个小时的医患当面交流才能完成。
王某,女,38岁。2017年5月初诊。患者自诉:患病8年,事由婚姻失败,精神长期处于抑郁状态,常感心烦易怒、恶心、吐涎沫、疼痛难忍。近日来病情时有加重,失眠多梦易惊,记忆力减退,精神恍惚,情绪暴躁,多疑伤感,甚则厌世,胃纳减少,形体见日消瘦,气短,肢冷,出冷汗。曾经当地医院检查,诊为神经官能症。刻诊:舌质淡,苔黄厚腻,脉沉滑。余认为此乃心脾两虚,一则病久体虚,心血暗耗。思虑不遂,必伤脾气,脾虚无以化源,此案气血虚弱无疑。加之肝气郁结,郁而化热,肝胆郁热,湿热壅滞,聚液成痰,痰热上扰。故立方:党参15克,云苓块12克,焦术15克,炒枣仁12克,陈皮5克,半夏6克,竹茹5克,枳壳6克,远志5克,桂圆肉10克。生姜3片。水煎服日1剂,30剂。
药后二诊,饮食稍有改善,余症未减。肝寒则血行不畅,肝失所养,而不能藏魂,魂不守则神志不安,而见上述症状。遂立方:吴茱萸12克,党参18克,生姜3片,红枣3枚,炒枣仁15克,陈皮9克,木香5克,甘草3克。30剂,水煎服,每日1剂。患者药后诸症好转,连服本方45剂后,症状消失,纳眠良好,病已向愈。迄今未复发。
施以:清半夏 20g,酸枣仁20g,太子参10g, 竹茹 20g, 枳实 15g,熟地15g, 柴胡 15g, 生白芍 25g, 西红花1.5g,醋山甲3g,石菖蒲15g,川穹20g,麝香2g 郁金 20g, 生龙骨 30g, 生牡蛎 30g, 茯苓 20g等。 服法:一日一剂,分 2 次温服。
二诊:睡眠好转, 焦虑、 害怕减轻,耳鸣可有间隙。 施以:酸枣仁15g,太子参20g,柴胡20g ,郁金20g, 西红花1g ,穿山甲3g,麝香1.5g,茯苓20g,远志20g,磁石15g,当归20g,茯苓20g等,日一剂,2次温服,
三诊:焦虑害怕消失,耳鸣偶发。 治以原方加减25剂。
四诊:症状皆为消失,施以温胆汤加减巩固15剂。随访迄今未复发
原创文章,作者:江河,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boke.6ke.com.cn/?p=42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