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互联网与农村物流两年实战录(物流篇)

2015年6月,那时候我还在央企一个安稳的工作环境里,过整天衣食无忧、混吃等死的日子,由于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网上买了一辆山地自行车,下单支付之后两三天就到了我工作的地方的县城,当地的某通的快递网点电话通知我去县城取件,但我实际工作的地方在离县城还有近10公里的某个村里面,于是我请了两小时假去取我的自行车,可取件的时候,我才发现那包裹是如此的重,坐大巴车回去是一件不现实的事情,于是我只能第二天借了同事的皮卡车拉回去的。

从此我脑子里就萌生了一个想法,互联网时代已经如洪水猛兽般到来,网上购物已经在农村迅速普及开来,我也许能在这个时代里面做点事情,将快递送到每个村里面,我本身也是在农村长大的,我知道农村的人肯定有这个需求。

那时候刚刚毕业工作一年,还处于年轻气盛的时候,对一眼望到头的人生嗤之以鼻,加上以上的“商机(想法)” 如同 “心魔” 般折磨得我晚上不能入睡,白天精神分裂。于是经过深思熟虑后于七月的时候就辞职回老家开始了创业,准备在农村做那时候流行的“互联网+”的项目,姑且叫做“互联网+物流”吧!

听说我要在农村送快递这件事情,从开始到结束就从来没有顺利过,除了家人最开始的反对、朋友的“好言相劝”、自己的心理退却、资金的紧缺等这些可预见的阻碍之外,更让我心寒的是运营环境现实上的因素。

通过在网上搜索各种数据和资料,了解了我从来没有接触过的物流行业,经过各种数据分析后的我,以为农村有这样需求的我展开了涉及到11个乡镇的问卷调查活动,由于农村老百姓普遍对新东西有排斥感,所以问卷调查的方式主要还是以“问”为主,那段时间开着我家里给我提供的一辆旧面包车,在这十多个乡镇一转就是好几个月,白天问卷宣传谈合作,晚上总结思考写文案,湖南只有夏天和冬天,现实就如同天气也一样“残酷和残冷”,总结就是其实他们并没有物流方面的需求,他们也确实不需要,一年连购物都没有几次,哪来的什么需求可言。

农村地广人稀,运营区域跑了几个月后,对无论怎么优化都难以减少配送路程上的花费,油耗和时间都很难减下来,这就意味着成本基本没有什么好省的了,需求不大,收入又不高,成本居高不下,跟我合伙的兄弟姐妹都认为这件事情也许真的没法干。

本想跟快递公司谈合作,他们把快递全部集中在我这,我在统一配送到农村去,这样不就能解决提高业务量的目的,对他们来说,也能提高用户体验,本应该是件双赢的事情,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也动用了行业上的一些“关系”,准备承包每个乡镇的农村快递的配送业务,但是谈了六七个快递公司,均被拒绝了合作,原因是现在乡镇他们有网点,跟我们合作有损于他们网点的利益。

本想做同城快递公司的组织方式,但快递企业的申请要前置审批,先取得经营许可证才可以申请,也就意味着我们如果达不到经营条件,我们连营业执照都拿不下来,合法的资质取得的条件简直就是“天条”,符合安全条件的库房、安检设备、车辆、信息系统等,我们跟本没有,要求无法达到,我开始动摇了,甚至有点后悔之前辞职的决定!

还好没有放弃,既然准备了这么久,几个人还是决定做下去,于是调整战略,调整后的困难就比较集中了,经过一段时间的小范围试运营后,觉得可复制,于是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后,大规模地扩大了业务范围,具体调整的细节是这样的:

我们在市郊租了个库房,用来做日常快件的存储和分拣,我们没有跟任何一家快递公司合作,我们在农村宣传,只要想通过我们把快件送到农村,只要愿意支付2元每件的配送费用,无论你在淘宝还是京东上还是任何平台上买的东西,无论他们用的什么快递品牌邮寄的,你只要填写我们库房的地址+当地的地点编号,姓名和电话填本人的即可。这样做的优点很明显:无需跟快递公司合作,无需加盟费用,无需受合同的牵制,无上级罚款,可以自主选择用户群体,可收费,形式上和本质上用最节省的方式整合了所有的快递公司,把所有的困难转化为了在农村宣传上的困难。

每个小卖部都可以免费成为我们的代收点,每个代收点都有一个唯一的编号,我们将快件按路线配送到农村各网点后,由各小卖部网点代收,并通知客户来小卖部取件,由于农村小卖部的配置和当地人口分布是有紧密联系的,这是当时我们做的一个比较科学合理的决策,用户来小卖部取件的距离不超过500米,已经实现了我们当时设置的“最后一公里”目标。

农村之大,道路的曲折不是坐在办公室就能体会到的,被商业地图导航坑过几次后,为了扩展其它地区的市场,规划市场布局,求助政府部门无果后,我们决定了编制自己的地理信息系统。受专业知识的局限,GIS软件不熟悉,当时我只能从我擅长的CAD软件着手,经过了三个月日夜奋战(前期白天业务量不大),终于做完了所有的信息系统。地图非常详细的记录了我们的布点、各地区人口密度、水泥路和泥泞路、最优运营线路等,其价值之大也许只有我们当时能感受到。

随着宣传范围的扩大,业务量的增多,仅仅凭记忆、拍照、手工录入等手段来管理货物的信息数据是难以满足我们的要求的,由于当时没钱请人做开发,只能从最简单的Excel表格来入手,学过几天后,竟然也能用得上了,经过几次技术升级后,基本上能满足我们的业务量的数据处理要求。当时心想,有钱了一定要再次升级,上各种先进的设备。

为了达到宣传效果,提高宣传效率,我们着手开发了我们的微信公众号。之前奋战了一个多月的网站建设因为确实水平有限,测试效果又实在不行,只能放弃,后来微信公众号满足了我们的需求。客户可以在公众号上实现查询代收货地址和编号、查询货物信息、预约代收件、预约寄件等很多功能。当然公众号的作用远不止于此,具体介绍请期待下篇文章—《农村互联网与农村物流两年实战录(互联网篇)》

本套运营模式的特点上文已经描述了,在此不再赘述,为了提升业务量,后来跟各一些三线快递、物流公司有业务承包,跟京东、顺丰、万象物流等大型品牌有直接业务合作,为其提升当地用户体验。业务量带来的收入也能基本满足一个运营者的日常生活,能达到当地收入平均水平。

我们的业务在发展运营后期得到了用户的一致好评,在一些没有什么实际需求的农村,带来了网购的潮流,创造了需求,初期的调查的结果和现代化的大数据的分析结果其实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参考价值。

私以为农村物流市场是一片蓝海市场,最初做市场调查只是为了了解市场需求,从而能迎合市场需求,以便根据市场来决定商业战略,这是错误的,这是红海市场那套去评估市场规模和用户需求的办法。

曾经有一个经典的例子:两个销售员到一个岛上去卖鞋子,结果发现岛上的人都不穿鞋的,A销售员看到这状况后扫兴而归,认为都不穿鞋自己的鞋子卖不出去。但B销售员则选择留在岛上卖鞋,因为他觉得穿鞋是正常人的需求,只要告诉大家穿鞋的好处,鞋子肯定有销路,而且一定还比穿鞋的地方卖得好,这就是蓝海市场和分析蓝海市场的思维方式。

很明显农村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也就未来几年的事情了,物流作为最重要的商业入口,发展一定要快。认识到自己的团队的不足与地域的局限,为了提高发展速度,寻觅专业的人才,把这件事情打造成一款互联网模式,我还是在2017年7月份决定放弃了在老家实体的运营。

我希望来到北上广深这样的互联网创业环境较好的地方来发展之前的业务模式,来北京已经快10个月了,边工作也边在寻觅发展机会,也结识了一大批相关领域的人才和团队,取得了很多进展。

邯郸物流公司

本文来自,经授权后发布,本文观点不代表老铁博客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