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生态环境局今天介绍,今年,北京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主要大气污染物浓度均同比下降,其中细颗粒物(PM2.5)10月份平均浓度为40微克/立方米,1至10月累计浓度为41微克/立方米;累计优良天数190天,优良天数比例62.5%,空气重污染3天,同比减少6天。
10月份以来,北京市在全面推进打赢蓝天保卫战行动计划各项任务措施基础上,着重强化秋冬季期间移动源、扬尘源、生产生活源等重点污染源管控,一天一天地抓,一微克一微克地抠,提升大气环境治理水平。
治污突出重点,全面治理移动源污染。聚焦重型柴油车,疏堵结合、综合施策,1-10月淘汰国三柴油货车3.85万辆;强化执法检查,公安交管、生态环境部门累计路检路查重型柴油车241.4万辆次,查处超标车19.8万辆次;推进溯源监管,生态环境部门将2.25万辆重型柴油车纳入在线监控平台,以在线监控数据为重要手段,开展超标重型柴油车精准入户执法。聚焦电动车,加大个人小客车、公交、出租、货运等专业领域电动化力度,1-10月全市推广纯电动汽车6.18万辆。聚焦非道路移动机械,严禁高排放机械在五环路以内等禁行区使用;开展摸底调查和编码登记,摸清底数和污染排放情况。
依靠科技力量,精细管控扬尘源污染。全市建成2600多套施工工地扬尘在线视频监控系统、900余套渣土车辆车牌识别与洗轮机监测功能视频监控设备,根据视频监控发现的违法行为,城管执法部门开展现场执法,今年以来累计对施工扬尘废气处理类违法行为立案2.4万起,同比增长37.3%,加强震慑。依托粗颗粒物(TSP)高密度监测网和道路走航监测技术,每半月对全市乡镇(街道)粗颗粒物浓度、每月对平原地区1600余条道路尘负荷情况进行排名、通报并向社会公开,推动形成监测-反馈-治理新机制,进一步压实道路扬尘管控责任。各区、乡镇(街道)主动创新,运用网格化监管和科技力量,部门合作治理扬尘污染,解决“最后一公里”污染防治责任问题。1-10月,全市降尘量均值为6.2吨/平方公里·月,同比下降24.4%。
点面结合,深度治理生产生活源污染。淘汰退出一般制造业和污染企业399家,动态摸排、清零“散乱污”企业343家;完成47家重点行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一厂一策”治理;燕山石化公司改造7台、停用4台挥发性物料储罐。推进3.8万农户完成煤改清洁能源治理,让群众清洁、温暖过冬;加快重点餐饮单位废气净化设备升级整治,全市已完成1万余家。
此外,市级生态环境部门对全市空气质量排名靠后的乡镇(街道)开展五轮“点穴式”专项检查,发现涉气类环境问题1742起,均已及时移送属地处理。
目前已进入秋冬季,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增多,考虑到气象条件的不利影响,下一步,北京市将秋冬季期间大气污染防治任务作为重中之重,落实各项减排措施,推动区域联防联控,持续改善空气质量。
本文来自,经授权后发布,本文观点不代表老铁博客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