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文化经济学家、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特约专家彭中天日前在清华文创论坛上对文旅融合的人才创新机制提出了自己独特的看法,他认为,中国不缺文化厚重与优秀人才,也不缺市场与资金,现在唯一缺的是生产关系的调整,对文旅产业而言是缺人才聚合与智力转化的机制,也就是类似于律师事务所或会计师事务所的“文旅人才事务所”。
彭中天 中国经济网资料图
什么是文化旅游的融合?
我喜欢拆字分析并串联解读:
先说文化—-文代表的是思想、内容与形式,而化的本意则是转化、教化与美化,文而化之方能化成天下。
中国的国情是文有余而化不足,文在精,化在妙,如何转化是当下的主要矛盾。我心目中的文化不仅是四书五经所代表的传统文化,也不仅是经典艺术作品代表的高雅文化,对百姓而言就是文明健康快乐的生活方式。
文化是有力量和态度的,文化之精神就在于:让每个自然个体在人格上独立起来,成为有权利、义务和教养,善于反省和敢于反叛的理性责任主体。陈寅恪先生就是典型的代表,其1929年提出“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应成为文化人的精神写照。
文化创造了人,人又提升了文化,在这种相互交替中铸造了人类文明。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是人类的第二个太阳!
其次说旅游—-旅就是旅行,主要包括行程与交通,是人为的以离家为目的的主观行为;游就是游玩,是以放松为目的的客观体验。
我的定义更简单,所谓旅游就是给游客一个来你这的理由。这个理由就是定位的精准性、文化的独特性、体验的差异性和风景的不可替代性。而且必须是人文与自然的完美结合;是物质与精神的双重享受;是时间与空间的精彩转换;是文、创、科、金、商、产、学的多核驱动。谁能找到让人不能拒绝的理由就意味着成功!
再说融合——融指的是调和与流通。在现实生活中更多代表初心与愿望,一般都有难度,需要转化条件,更要靠机制来保障和促进,所以雒部长提出“宜融则融,能融尽融”。
合是指结合并溶为一体,这里又分形式上的合与实质性的合。我喜欢把形式上的合称之为文化+旅游,你还是你,我还是我,只是在形式上产生了某种关联,就象是恋爱关系。而实质上的合我称之为“文化x旅游”,是深度融合,是同床共枕后去创造新的生命。是把你我打烂,重塑你我,这样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不是同床异梦、貌合神离。所以说合是融的目的,要用结果来证明。
简单概括地说,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两者之间是互相促进与转化的关系,有体无魂,行尸走肉;有魂无体,孤魂野鬼;文旅合一才是灵魂附体、生机盎然的新经济!
我理解的文旅融合应该是:
特色文化与特色产业的叠加;
是存量确定性与增量不确定性的配比;
是科学理性与创意非理性的博弈;
是政府、智力与资本在阳光下的合谋;
是执两端守中庸、天人合一、知行并进的创新实践;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战略布局和引领未来美好生活方式的集中体现;
是中国当代留给后人的宝贵物质与精神遗产。
人才与创新
中国巳进入崭新的历史时期,中央提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生活向往的髙质量发展要求,巳不再是简单追求以物质为代表的GDP指标;以速度为自豪的粗放式发展;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野蛮性生长。而是通过创新引领来让国民获得更高层面的幸福感和满足感,这就要求我们在物质的基础上增加文化与科技含量,去实现这二元乃至三元的价值溶介态。
这个过程主要靠的是来自人脑中的智慧和创意,文化与科技都属于心智产业,人的创新能力起决定性作用,靠的是智力而不是体力。
对高质量发展而言,如果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那么文化一定是第一推动力。不管是第一还是第二,对文化、科技领域来说,人的创新创意能力肯定是最最重要的生产要素。
发展新经济靠的就是以人才为核心的创新能力,这是决定中国能否领跑世界经济的关键所在。当高质量发展战略确立之时,人才问题就巳上升为首要问题。
浙江乌镇 中国经济网资料图 裴小阁 摄
那么,什么是人才呢?
所谓人才是指有特殊才能的人,而不是简单以职称和学历为代表的专业素养与学术水平。那只是从管理的角度对人才以一定标准加以区分,其中不乏碌碌无为的平庸之辈。我们的应试教育就是培养标准人才的工厂。
而真正的人才恰恰是难以用量化指标去定标准的。陈寅恪游学欧洲不要学历,华罗庚、齐白石因专业突出而破格录取,比尔盖茨更是中途辍学而逆袭成功,你会发现人才不是管理出来的,也不是可以批发制造的,而是因才施教、兴趣使然加自我努力的结果。
好的教育体制和人才机制是取长求异,扬长避短,而不是补短趋同、取长补短!任何中和与全面的想法事实证明都是错的。
人才一定是稀缺资源,往往伴随着明显的缺陷。而我们是用其所长,不在多、平、全,而在专、博、异。往往一个人或一个想法就能改变人类的文明进程和发展轨迹。难怪龚自珍会发出“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感叹!
新时代呼唤新人才,重视人才已是朝野共识,各地正掀起一场抢人才热潮。但很多地方是流于形式和表面,他们并不清楚什么是人才?我需要怎样的人才?更不知道真正的人才是怎么想的?所以往往是花了大量的钱,招了一大批所谓人才,最后根本不实用,只变成了政府报告中一连串美丽而夸张的数字。
其实人才不在多而在精,关键人物一个足矣!
真正的人才一定是稀罕尤物,其思想或能力之美令你不可方物,所以我老爱把人才比成绝世美女,人见人爱,但能获其芳心者能有几人?聪明的人就会换位思考,美人需要什么?我能提供什么?只有尽量满足美人的需求,才有可能抱得美人归。
尽管因人而异,但人才的大抵需求共性是有的,我归纳为以下六条:
一是需要事业的平台;
二是需要利益的安排;
三是需要创新的机制;
四是需要价值的认同;
五是需要情感的交融;
六是需要安全的保障。
每个人可能顺序不同,但却是普遍需求,用人单位一定要学会创造条件去最大限度满足人才的渴望,只有这样人才才可能爱上你。
必须强调,在明确战略目标和现实需求后的投人是最重要的投资,也是最便宜的投资。
但更先进的理念是人才(个人或团队)可以作为代表资本的一方参与经济活动。
在新经济结构中,人才巳不是某个机构的附属品,而是作为一种不可或缺的生产要素独立发挥着其独特的作用。正因为如此,十九大报告才首提人力资本概念,而不再是人力资源。
资本代表价值认定和认同,代表是和其他生产要素的并列关系和主动持续参与的过程。而资源是待确认、待开发和待转化,是被动参与或一次性被购买的概念。
可以下结论地说,如果没有一流人才的深度参与肯定不是高质量的发展!
人才最大的价值在于创新。我们也都知道创新是个好东西,现在举国上下都在谈创新,但有几人是真正了解创新内涵的,多数属叶公好龙或鹦鹉学舌的。
创新是一个以人为核心,以制度为先导的试错过程,更是一个以思想解放为源头,以包容文化为支撑,以法治保障为基石的科学体系。
文旅融合的人才观与现实困境
文化旅游是个特殊行业,投入大,周期长,回报慢,市场化程度非常高,完全由旅客自主决定行程和目的地。
这其中文化历史的疏理与研究是先决条件,为下一步的创意策划提供了鲜活而厚重的素材资料。
策划至关重要,行内称之为“一策定生死”,策划要解决的是市场定位的独特性、游客体验的差异性、文化内容的不可替代性和商业模式的创新性,要准确的回答我是谁,并找到让人非来不可的理由。
这体现的是软实力与巧实力,要学会吃软饭用巧劲来打造核心竞争力,靠的就是人才。
现在很多旅游景区动不动就号称投资上百亿,而用于研究、策划和市场调查的费用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就犯了大忌。
文旅产业属于内容经济,没有深刻、鲜活、独特、丰富的思想、内容与形式,根本吸引不了人,大笔钱花在没有创意和可复制的硬件上,是舍本求末的自杀行为,是愚蠢而荒谬的外行所为,基本属于没有入门。软投入和硬投入之间是有比例关系的,科技创新也是同理。
文旅项目和其他文化项目的不同还在于其规模巨大、跨度很长、业态复杂,知识综合,是关于人的内容产业,起点与终点都是人,是创意经济、体验经济、生态经济与服务经济之和,是典型的跨界组成的综合平台与复合经济。
而且文化经济的特殊规律是只认第一或唯一,同类概念第二或第三的市场号召力则呈几何级数下降,生存度非常低。
这些特性就决定了人才高于其他要素的重要性和前置性,必须是选一流的、专业的人才,围绕市场需求做原创的、高级的剧本。
既要有战略性复合领军人才,又要有专业性很强的实用人才;既要懂文化、旅游,又要了解市场和游客需求;从研究、策划、规划、建设、运营、管理、宣传到模式设计、风险管理、政策咨询、资本运作、业态创新、产品落地,一个都不能少,涵盖面之大,知识结构之复杂,对人才要求之高,是其它行业难以想象的,作为个体的人才和一个企业所聘用的专家远远达不到旅游3.0的客观需求。
而我们看到的现实状况是:
一方面行业大量缺系统人才与服务,
一方面个体人才的大量闲置或难以发挥作用。
虽然市面上有一些专业服务机构,但稍有名气的根本忙不过来,根本不是做作品与精品的心态,而是以挣快钱为目的。
最不合理表现在两方面:
一是只对策划收费负责,而不对投资和结果负责,策划与运营是脱节的二张皮;
二是往往由投资机构一次性购买服务,时间紧任务急,而非持续性创新,陪伴式成长。
市场瞬息万变,教条与经验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况且由于执行者理解的偏差,在实施过程中巳变得面目全非了。
既使抛开这些问题来看现有的专业机构,要么不够专业,要么不够混业,要么偏理论脱离实际,要么偏实用而缺乏应有的高度,固有人才储备与知识结构很难满足市场竞争的精准诉求,更难形成强强联手的最佳组合。
究其原因不外乎有三:
一是对人才认定标准的差异,导致人才概念的偏窄和虚无;
二是对全产业链的服务意识不够,只是局部而非整体,人才匹配度差;
三是现有机构在制度设计与创新层面明显不足,适应不了生产力的高速发展和日益提升的消费需求,更缺人才整合机制。
综上所述,每个行业应该有自己的人才观,每个项目应该有针对性的人才组合。
对文旅产业而言,不仅需要人才、更需要专业性人才与复合性人才、还需要顶尖人才知识融合与自由组合的机制,迫切需要专业机构提供优质对路的专项人才跟踪与持续服务。
既然文旅产业大发展的趋势是不可逆的(能启动内需、扩大消费;能盘活与变现文化与生态资源;能促进生产、生活与生存方式的转变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产业对人才的需求又是如此旺盛,那么人才作为一种全新的生产要素能够成为文旅产业中的资本构成吗?
人力资本与生活对象化
人力资本是一个全新的概念,由十九大报告率先提出,完全颠覆了我们对传统人才价值的认知,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马克思学说的继承与发扬,是对新的历史时期生产要素变化的准确判断,是对进一步解放文化生产力和科技生产力的重大突破,也必定对世界经济发展模式与格局产生重大影响。
欢乐谷演出 中国经济网资料图 赵世楠 摄
什么是资本?
资本并不是积累下来的资产,而是蕴藏在资产中、能够开展新的生产的潜能。要使资产成为资本,必需有一个转化过程,即创造一合适的所有权机制,使资产的潜力发挥出来并被加工成实实在在的东西,便于人们清楚地认识、掌握和使用。
新资本的诞生需要一种制度安排和体制创新。此语可谓直指资本本质,人才怎样才能成为资本?
人才具备成为资本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要条件,对文旅产业而言,单个的人才知识结构满足不了多元跨界的产业需求,难以体现和衡量其价值。
只有把单项或零散的知识与技能合成一个具体的产品形态时,才能以一个整体的元素参与到经济运行之中并和其他要素共同构成资本,其价值最大化是以项目联合体现的个体整合。
这个过程需要复合与融合,需要聚焦与聚能,需要转化与应用,需要持续与陪伴。
人力资本的出现是和生活对象化紧密相连的。什么是生活对象化?
从劳动对象化到生活对象化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精彩表述。对劳动对象化我们相对熟悉,是对劳动价值论与财富物化论的高度概括,指的是以满足消费者对商品使用价值为目的的生产活动。因此,对商品价值的认定也局限于劳动力及物化成本的投入。这也是传统经济学中对商品定价的普遍原理。
但对生活对象化这句话却都感到陌生和难以理解。今天我略做普及。生活对象化的核心是跳出了物化的商品概念,而是更关注需求,尤其是在使用价值之外的精神需求变化。
是从追求量到追求质的转变,是按需生产,而不是按量生产。其价值构成也随之发生重大改变,劳动力与物化成本不再是价格的决定因素,而是人力资本及品牌构成成本要素,决定商品的价格。
甚至在极端情况下可以忽略物化成本与劳动力付出,例如艺术家上亿的天价作品,其笔墨纸张及单位劳动时间的付出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买家之所以愿意心甘情愿付出代价更看重的是作者的名气和作品独特的美感,是为作者长期投入在学习、训练中形成的人力资本和美学价值买单。
在生活对象化的场景里,消费者愿意为精神消费买单,也就是愿为精神所代表的文化、品牌及人力资本买单。这就颠覆了我们以往的财富概念。
以物化劳动构成的GDP不再是财富的全部,而只代表经济基础,未来财富将由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共同构成,精神财富的价值将日益凸显,人类财富的标志将发生根本性改变,财富统计的总量是直接翻番。
因此人力资本必将成为新时代的一门显学,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社会资本和商品价值的主要构成。
从自由人联合体到文旅人才事务所
准确地说中国的改革巳步入深水区,我们正在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必须以创新为引领,以调查、研究、试错的方式去探路,既要大胆假设,又要小心求证。
围绕生产关系的调整已成当下社会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与重大课题,文旅产业也不例外。如何调整,急需要理论的指导。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自由人联合体的设想正好印证了今天的现实。他强调要达到的理想就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并把共产主义社会称为“自由人联合体”。是比资本主义社会“更高级的、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
自由人联合体与非自由人联合体是二个不同层次的概念。因非自由而联合与自由人的联合也是完全不同的需求。
一个人由非自由向自由转变本身就是一个蝶变的过程,非自由联合体联合的目的多半是为了争取自由,无外乎思想自由、人身自由、财务自由和时间自由。
而当一个人经过不懈努力初步获得这四大自由之后就可以说是步入自由人行列了。
自由人联合体是一群巳摆脱束缚、脱离了低级趣味的自由人为了追求更高目标而自发形成的联合体。
从现实生活中可以看到的律师事务所与会计师事务所应该就是自由人联合体的雏形,它们多为合伙制,每一个加盟者必须获得合伙人资格并得到其他合伙人认同。事实证明这是一种高于股份制的更高社会形态。也是把一群高级专业人士聚在一起为社会提供更好服务的成功样本。
因为优秀,所以稀缺。经济学告诉我们:解决稀缺的最好办法就是公共化、社会化。好律师、好会计无论从社会效益还是经济效益角度考虑,供职于一家企业专门为其服务都不是利益最大化的选择。
透过这两个高素质群体的成功案例我发现,中国当前最缺的是文化自由人联合体。因为文化人是自由的,缺的就是联合体机制。
而中国正处在工业经济向文化经济过渡的转型期,不论是“文而化之”的过程,还是“文化+或x”的具体落地,都需要一个有文化的自由人组成的跨界复合联合体帮助其创意与设计、管理与实施。
尤其在文旅项目的打造过程中,中国不缺概念、不缺资金、不缺市场,独缺的是这样一支超级精英团队。而要打造这样一支团队必须依靠制度经济学在体机制上创新,只有这样才能造就文化生产力,真正体现文化人无形资产的价值!
特色民宿 中国经济网资料图 裴小阁 摄
旅游经济也好,文化经济也罢,亦或是体验经济都属内容经济,逃离不了内容为王的法则。
当下火热的文化旅游、特色小镇、VR体验、电影电视、网红直播拼到最后还是拼内容、拼创意、拼转化、拼跨界融合。
市场很大、资金很多,可能提供的内容实在太少,好内容更是微乎其微。
内容产业的规律是王者统吃,如何打造好内容已成为制约上述热点蓬勃发展的瓶颈。
由于现在内容经济的呈现形态已非单纯的展现内容,而是更加复合和多元。故对内容的产生与转化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可偏偏当下中国的内容生产者的生存状态是相对独立与分散,知识结构是单一或单薄,很难精准满足市场变化和需求,就是文化生产关系制约或阻碍了文化生产力的发展,需要从制度层面进行一次调整,把分散的、区隔的、相关的优质人才围绕热点产业需求进行专业的跨行业、跨区域、甚至跨所有制的整合,形成新的联合体,经内部有机组合与跨界融合形成全新的生产力。
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有一个整体的顶层设计,即高端文化及智慧自由人合伙制,只有解决好名誉、地位与利益问题,文化自由人才可能实现真正的联合。
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事情,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也是一个不断适应与调整的过程。有需求必然有供给,如何满足需求就对供给侧改革提出了现实要求,如果我们迄今还认识不到这一点,就会错失良机,甚至在弯道被别人赶超。
一个不缺文化厚重与优秀人才的中国;一个不缺市场与资金的中国,现在唯一缺的是生产关系的调整,对文旅产业而言是缺人才聚合与智力转化的机制。
是时候了,让专业人才围绕文旅产业联合起来吧!市场正在呼唤文旅融合的人才事务所的诞生,如果再通过专业协会整合相关产业与企业资源,然后采用基金模式与项目产生直接关联,其价值更大,意义也更大。
最后,我衷心希望这种以制度创新为先导的新业态早日出现!
来源:中经文化产业
原创文章,作者:dongshuai,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boke.6ke.com.cn/?p=2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