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兰德公司出台了一份新的报告《美国战略资源的不匹配》,文中以美国目前同时面临的在欧洲、朝鲜半岛、台湾和中东潜在动用军事力量为前提,对美国现有的军事力量进行了计算。
该报告称,“本报告探讨了明显的2018年国防战略的要求与实际投入的资源和现有能力的明显鸿沟,我们需要增加投入以减少在全世界同时取得成功之间存在的差距。”
在波罗的海三国与俄罗斯的军事冲突、中国大陆采取武力统一台湾、朝鲜半岛的大规模军事冲突,以及中东恐怖分子的死灰复燃。
这四个热点同时爆发冲突——基本上就意味着一件事:第三次世界大战。所以兰德的这个报告基本就是美国对第三次世界大战的估计——回顾兰德公司近年重头国防报告的题目很有意思,《中美军事积分表》、《设想不可能的事:中美全面开战》、《美国战略资源的不匹配》……嗯……呵呵,在美国的推动之下,中俄背靠背战略伙伴关系形成之后,美国动用军事手段的成本不断攀升,从这些报告的标题里可见一斑。
在兰德的报告中,将美国应对“国家安全威胁”的任务分为三个优先等级,每个等级有3项主要任务。
1、对核国家实施威慑,采取的战略是大规模反应战略,需要对美国核武库和投送系统实施现代化改进。
2、击败有限的弹道导弹攻击,应对战略是弹道导弹防御系统,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增加导弹防御系统部署。
要完成这样任务,美国目前的军费面临不足,按照目前的计划,到2027年美军的军费也不过增长到7500亿美元左右,而这被认为并不足以完成上述任务。
问题是需要多少钱——当然兰德的报告里也没有具体说要多少钱,但是他们算了一下美国军力上的缺口,虽然他们的依据其实还是挺一厢情愿的,比如把中国火箭军的导弹数量和性能是按照2015年美国国会报告中的说法,比如还在折腾朝鲜,然后中国17万大军进入朝鲜但不到三八线,只控制边境100以南100公里,顶多进到朝鲜半岛蜂腰处——就好像朝鲜战争的历史教训美国人都忘光了(好吧,或许是真的),比如还设想中国不仅要夺取钓鱼岛,甚至还打算占领日本或者菲律宾。
好吧,按照他们的设想,上述四个敌方都爆发冲突了,那其实也和打第三次世界大战无异了。
这里我们先把结论性的一些东西放在前面,以便读者形成一个概念,后面我们再来看兰德是怎么讨论出来这些东西的。
按照兰德公司的报告,为了保护波罗的海三国,准备与俄罗斯开战时,美军在这一方向可以动用的兵力目前只有一个装甲旅和6个战斗机中队,而如果要战胜俄军,美军需要的兵力包括:
8个装甲旅、3个步兵斯特瑞克旅、3个陆战队营、20个战斗机中队、4个陆基海军战斗机中队、以及2个航母战斗群。
7个装甲旅、一个步兵斯特瑞克旅、两个陆战队营、14个空军战斗机中队、4个陆基海军或陆战队战斗机中队、2个航母打击大队。
此外,美军还需要提升目前已经部署到欧洲的一个装甲旅的战备状态,使其具备随时作战的能力。
5个装甲旅、13个步兵斯特瑞克旅、6个海军陆战营、3个空军战斗机中队、12个陆基海军战斗机中队、2个航母打击大队、4个两栖攻击舰打击大队。
而目前按照美国国会军费投资水平,还有6个装甲旅,2个步兵斯特瑞克旅经费没有着落(目前美军在韩国部署了一个装甲旅,但其战备状态被认为不行,所以这里的缺口比需要增加的装甲旅还多了一个……)
而如果要全面干涉解放军武统行动,美军的缺口(未来十年内要填补)是(包括在冲突发生时向印太地区其他盟国增兵):2个“多域步兵旅”(尚不存在的超级增强版步兵旅,有新轻坦、地对地地对舰弹道导弹、防空系统)、5个海军陆战营、11个空军战斗机中队、4个海军陆基战斗机中队、5个航母打击大队、5个两栖攻击舰大队。
按照现有的经费计划,美军还需要提升在印太地区部署的一个装甲旅的战备状态,并增派一个航母打击大队和一个两栖攻击舰大队。
相比之下,中东地区美军的兵力将缩减为:1个装甲旅,4个步兵斯特瑞克旅、1个陆战队营、2个战斗机中队、1个陆基海军战斗机中队——至于航母,其他战区的航母或两栖攻击舰路过的时候顺便帮忙扔个炸弹……
这篇报告某种意义上和《设想不可能》一样,有着浓厚的“我们去轰炸华沙吧”(《是,首相》梗……)的感觉,也就是给那些狗屁不懂的议员们看最极端和最不可能的情况,反正没人敢干……然后引导他们选择相对理性的选项。
解放军现有33个旅能够实施强行登陆,一旦这些部队夺取一个滩头或者机场,随后就会有32个装甲旅和59个步兵旅可以投入作战——中国可以动用528辆反舰导弹发射车、192套远程防空系统,1908架战斗机、189架轰炸机、201艘战舰和53艘潜艇提供支援。中国每次对付一个对手可能只会动用上述部队的一小部分,但我们不得不正视其强大的总兵力
1、如果总统决心保卫台湾,他或她需要动员全部国民警卫队和预备役部队,以向其他潜在敌方发出信号(不要低估美国的决心),并对即将开始的行动提供支持。
2、美国空军应该准备部署携带远程反舰导弹的轰炸机以帮助击退登陆船团。根据海上部署情况的变化,这些轰炸机应该前出到能够在第一时间采取反应的位置。此外,空军应当准备好大批的战斗机、加油机和侦察监视飞机,以准备攻击敌方部队。
3、美国海军应当部署4个航母打击大队进入战区,以支持该地区的美国盟友,这需要总统的命令。海军同时还应该加派4个两栖攻击舰大队进入战区,以帮助部署和支援地面部队。
4、美国陆军和或海军陆战队应该做好准备,随时驰援该地区的美国盟友。这些旅级战斗队应该具备多域火力营(装备反舰导弹、火箭炮、短程防空系统);此外美军要全面开放指挥控制和侦察监视支援(译者注:说得好听,其实是全面接管台军),以便盟军向美军提供步兵(译者注:说得好听,不就是炮灰嘛)、工兵、航空和后勤部队的支援。
1、向台湾施加压力,增强其迟滞、削弱解放军的能力,以阻止解放军快速统一。台湾应增加远程反舰导弹和火箭炮兵力,同时为了保护这些火力,要大幅度增加短程防空火力。
3、建立与关键盟友全程合作行动的概念,以确保他们能够对进攻军队实施迎头痛击,而美军在此过程中,可以根据政策需要和行动需要,灵活提供支援。
换句话来说,兰德的实际建议是,进行有限的干涉,这其中最具“杀手锏”效应的,是美军亲自下场打击我军登陆船团。
而如果这种程度的干涉无法取得效果,解放军仍然快速完成统一任务,那么“根据政策需要”和“行动需要”,美军将可以选择收手——如果不然,那么“我们轰炸华沙吧”。(就是上面那个丧心病狂的全面战争方案)——这其实和我们近年来对美国可能干涉统一行动的看法相似,关键是能否快速解决问题,有些网友老喜欢说要封锁台湾,不必登陆——呵呵,那就看看施洋这篇文章吧:(作者署名:席亚洲)
前几天和朋友聊起十几年前的几次台海危机和当时解放军的应对举措,其中就免不了提到当时几乎所有对台解决方案里都会提到过的一件事情——水雷封锁。对于当时的解放军来说,水雷封锁基本属于“一次投资,长期受益”的封锁形式,相比于其他使用作战兵力进行封锁的方式,具备成本低、效果好、容易部署且能牵制敌方大量兵力等优点。
对于水雷布设来说,常见的手段包括水面布雷、潜艇布雷和航空布雷这么几种,这其中,理论上一次性布雷量最大的毫无疑问是水面布雷。中国海军在上世纪80年代为了封锁渤海湾、阻滞苏联海军在可能的大规模入侵中在战场侧翼进行的两栖登陆,一度发展过专用的918型布雷舰,并且建造了814舰投入使用。
虽然从舰艇技术上,该舰更像是中国研制的自动布雷设备以及许可证生产的皮尔斯蒂克柴油机的试验舰,但即使在上世纪90年代末和21世纪初,该舰的快速布雷能力和程控机械化布雷能力在海峡两岸里还是无人出其右,虽然该舰的最大航速只有20节,但理论上其携带200枚水雷,布设雷场的速度和效果反而要比那些理论上能跑到30多节的驱逐舰要好得多,不过对台进行布雷封锁的作战环境显然不适合这么大的布雷舰,毕竟这样的舰艇在台湾周边地区的行动不可能隐蔽,而作为专业的布雷舰,该舰所执行的任务显然是路人皆知。
按照当时的设想,在台海附近进行水面布雷,相对比较容易做到隐蔽行动的还是使用渔船等民用船只进行伪装布雷,但渔船航速慢,布雷数量少,对于进行全面封锁所需的大规模布雷来说并不合适。
相比之下,潜艇布雷的隐蔽性相对最强,潜艇一次性能够携带的水雷数量也有几十颗(典型的033型每次可以最多携带36枚水雷),比起渔船什么的要好不少,而且因为是水下布雷,潜艇可以接近到尽可能靠近港口的位置布放水雷,其封锁效果也要比水面布雷更好。正因如此,解放军在那个时期对于潜艇布雷可以说是相当倚重的,毕竟当年连中央军委都有领导提出了要搞“以潜制海”的海军发展思想,虽然海军最后经过论证是给出了要综合发展的结论,但在那个时期,确实唯有潜艇有可能在隐蔽条件下展开对台的布雷封锁作业任务。
在2000年之后,解放军曾经不止一次派出常规潜艇突破第一岛链,并对包括基隆港在内的台湾主要港口进行模拟潜艇布雷行动,其主要的目的也在于阻止台湾通过东海岸几个港口获得外界物资。由于当时解放军的先进潜艇总体数量相对有限,需要执行更加重要的作战任务,因此这些水下布雷任务大多数都交给了老旧的033型潜艇。不得不说这样的行动让台军也感到压力巨大,因此将168舰队的8艘济阳级巡防舰部署在苏澳港,试图尽可能保障台湾东海岸的海外交通线可以继续使用。
不过对于当时的解放军潜艇来说,台军的反潜力量并没有太大的威胁。给解放军潜艇行动造成比较大麻烦的,更多是美军和日本海上自卫队装备的P-3C反潜巡逻机。由于两国的P-3C飞机数量多,巡逻密度很大,多次出现我军潜艇在水下发现被反潜机持续跟踪,不得不改变计划,展开大范围机动。这在和平时期最多也就是“与外国军机斗智斗勇”的额外训练科目,可真到了实战准备的时候,大范围的机动所耽搁的时间与被持续跟踪,轻则影响布雷任务的正常完成,重则会暴露解放军的作战企图。
尽管如此,在当时的情况下,潜艇布雷已经算是解放军最可靠的大量布雷对台封锁的主要形式了。相比之下,航空布雷反应速度更快,虽然单机布设的水雷数量很少,不过在快速前出进行补充布雷或者对关键水道的封锁上,航空布雷依然是行之有效手段。当然这种布雷行动也很难保持隐蔽性,适用的场合更多还是在大规模军事行动发起后对雷区进行补充上。
解放军装备的轰-6系列轰炸机和“飞豹”歼击轰炸机都具备航空布雷的能力,相关的作战训练也一直在进行,考虑到台军的防空力量特别是航空兵力量在行动后会被我军全面压制,这些战机在合理规划行动路径并且得到友军战机掩护的时候,其安全性也有相当的保障,唯一的问题在于轰-6和“飞豹”作为我军当时重要的打击力量,在战斗发起后无疑是任务繁忙,如果需要补充布雷的数量较多,届时可能难以满足各类任务的需求。
相比解放军的布雷力量,台军的水雷战舰艇在数量和质量上一直都处于绝对的劣势,因此一旦展开大规模攻势布雷,台军本身的反水雷能力基本上是不需要太过担心的。但类似的封锁在短时间内对于台军能够产生多大的影响,一定程度上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对一个省级行政区域进行大规模的全面封锁,毫无疑问会对其各个方面产生重大的影响,尤其是对于台湾这样一个工业化程度极高的岛屿地区,由于大量的原料、燃料以及成品都要依赖运输进出,全面封锁显然会对其经济造成极为沉重的打击。但这类影响多数需要至少几个月才能显现出来,对于台军来说,在本岛存储有相当数量武器弹药的情况下,类似的封锁也不会对其装备战斗力的发挥有太多影响。
而对于为了减少境外干涉势力影响,对台统一作战从一开始的最基本要求就是要缩短作战行动时间,力争尽快完成任务,这就和封锁这种作战形式产生了矛盾。某种程度上,这种“封锁”能够产生的最积极也是最快速的作用,便是在其甫一发生时对台湾岛内产生的巨大心里震撼和所引起的社会恐慌。从这个角度看,虽然进行封锁作战是整个战斗中必不可少的一环,但显然想靠“饿他十天半个月”来不战自胜,并非对于台海军事行动科学的看法。(胡诌施佬)
成都小程序开发
本文来自,经授权后发布,本文观点不代表老铁博客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