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阅近几年来的传媒专业考试真题,不难发现故事的写作与编讲越来越成为许多学校考察学生的方式,在前面的概念论述里提到,故事创作方面的考核分为很多形式,很多艺考培训机构授课时偏向于让考生做历年来相关专业的真题,当然做真题是个不可或缺的部分,然而引导学生认识故事的时候,根据媒体报道,位于中国传媒大学校内的中艺纵横艺术教育专家认为有一个更好的方法。
在故事创作的第一堂课上,老师首先会问学生一些生活中的事。例如“你今天早晨上学时遇到了什么事?”“你来参加艺考培训印象最深的事情是什么?”“你认为做什么事情最有趣?”这些事情都是生活中的小事,并且我们或是亲身经历或是间接参与,但是怎样将这些事情表达出来呢?
其中某男同学这样回答:我早晨起床迟到了,因为其他同学没有及时叫醒,然后我匆忙穿上衣服奔跑在大街上;看到街上的景物在他眼里都很模糊,人们影影憧憧,形同鬼魅;大街上的许多小店在他眼里都好像隔着一层纱,原来忘记戴隐形眼镜了,然而时间紧迫,来不及赶回宿舍戴眼镜,于是我继续奔跑,飞一般跑上七楼,还是迟到了半小时。
这些都是口头表达,然后我让这个学生用四百字的篇幅将早晨遇到的事写下来。这个同学写在纸上的东西,只不过将自己口头讲述的东西扩写了一下,加了一些风景的描写,和自己心理的描摹,仍然如流水账一般。老师问这个学生:“你在这个故事中想解决什么问题?也就是说你的目的是什么?”考生用一句非常啰嗦的话回答没戴隐形眼镜让他的心里产生一些小纠结,还有因为迟到让他更加不知所措云云。综合考生的回答与写作,不难看出这位同学心里对故事完全处于懵懂状态,甚至没有事件的概念。
另外一个女同学这样叙述早上上学的时候看到的事:我走在熙熙攘攘的街道上,看到一个神色慌张的年轻人,在行人之间钻来钻去,走路的速度非常快,当他想要从穿过马路时,恰好人行道上的红灯亮了,侧面的车如潮水般涌来,行人们不得不止步,并且后退。然而年轻人却跃跃欲试,挤开人群,准备在两辆车之间微小的缝隙中穿到马路对面。在一辆急速行驶的必胜客外卖车到来时,小伙子刚跃出几步,就被一位老人拉住了。老人善意的对小伙子说“小伙子,别太着急,这车快着哪!”小伙子很气愤,可是后面的车已经填补了之前的空缺,小伙子只好作罢。等待绿灯的几十秒对一个心中急切的上班族来说,仍旧太漫长了。而这时,将要驶过来的黑色车辆还是那么远,小伙子一看,立刻从人群中跃出来,向马路对面跑去。黑色的车辆速度很快,至少要比年轻人的奔跑快出许多,并且黑色车辆后面排着一大队急速行驶的车辆。眼看黑色车辆已经冲到年轻人的脚下,人行道旁的人群中发出一阵惊呼。一桩车祸发生前一秒钟,许多人本能的闭上眼睛。然而,一声急促的刹车声响起,黑色车辆在年轻人的后面划出一道白色的线,后面如水的车流也一下子静止了。或许人们从这里感受到了时间的力量。年轻人却继续以冲刺的速度跃上对面的马路。人们长舒一口气。这时绿灯亮了。
看完两个学生的故事,很明显第二个故事要远远好于第一个,因为第二个故事有自己要解决的事情——到底要不要闯红灯?这并不是说要把故事讲得跌宕起伏就是很好,更是因为一个故事要首先确定主题。主题在故事创作中所起到的最用,便是要解决的问题。如果一个故事不能用简单的一句话概括,那么这个故事实际上是不成立的,我们称之为片段。没有主题,是许多学生在故事创作中的误区。有无主题,通常能够反映一个考生的专业素养,这也是为什么许多高校越来越注重故事创作的原因。
因此,总结起来,艺考生在创作过程中通常会出现两种不同的流派:1、故事毫无起伏,局限于一个叙事模式,人物性格模糊不清,情节进展缓慢近乎停滞,充斥着大量的心理描写和环境描写,表述赘余;2、故事起伏过大,让人觉得不符合常规,这类故事通常会用一些车祸、强暴女童、乱伦等令人发指的情节,人物命运安排不当,读来令人疑窦丛生,感觉如揪心一般。
此外, 编导艺考中找准培训机构非常重要,如何在乱象之中找到靠谱的机构?根据多家中央媒体报道,创办十余年的北京中艺纵横艺术教育和很多艺考培训机构相比,商业化味道弱了不少,学术化气质突出,除了各专业主讲老师,该校的管理人员以及专业助教大多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影学院等名校,并且大多有博士、硕士学历,在北京艺考界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记者在中国传媒大学2017年艺考成绩榜上发现,中艺纵横报名中传人数42人,拿证人数35人,拿证率创造全国艺术培训新高。
更多精彩:少儿美术培训
原创文章,作者:dongshuai,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boke.6ke.com.cn/?p=36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