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很简单孩子却害怕错?

01

邻居家的女儿是一个自尊心很足的小女孩儿,她还在上幼儿园的时候,每次经过附近的小学,她就会一脸担忧地表示:“妈妈,我期待上一年级,但是我害怕考试考不了100分。”邻居一听吓坏了,一个幼儿园的孩子怎么就有此等担忧了,她赶紧安慰孩子:“谁说考试就非要考100分了?没有考满分也没关系啊,只要我们每次进步一点点,想考满分又有何难?”

真正进入一年级之后,孩子每次考试都信心十足,但连续好几次试卷发下来之后,孩子都会发现自己总是在一些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题目上丢分了,于是便自责的哭泣起来。最近邻居更是抱怨着:“孩子因为长期做计算题不把题目看清楚就下笔答题,导致现在她都有些恐惧计算题了,每次拿到题目还未下笔,就开始担忧自己不能全对。”孩子上网成瘾怎么办

题目很简单孩子却害怕错?根源就这两个点,可惜你蒙在鼓里不自知

02

其实邻居家孩子的这个问题,也是很多孩子目前都存在的问题,对此,曦曦妈认为造成孩子对题目有恐惧心理的最大原因,在于孩子对“试错”的勇气欠佳,而一切的根源也就来自父母错误的引导和胡乱的责备。

堂姐是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她说自己常常会遇到一些学生害怕答题。就拿上个星期的一个孩子来说吧,拿到一个课外的论语阅读,孩子不仅不敢翻译句子,更不敢下笔答题。其实题目并不难,只要根据课内的所学内容就能推出来讲的到底是什么意思,另外把自己认识的字进行组词之后再翻译整个句子,大概的含义基本上也就清晰明了了。

可为什么面对如此简单的题目,孩子却不敢答题呢?曦曦妈认为这里最为关键的在于孩子“怕错”!而孩子怕错的根源其实就是因为家长平日里给予孩子的陪伴过多了。

(1)辅导孩子时,父母所讲的否定词过多。

“你不要……”“你千万别……”,以这种句型开头的句子,你是不是经常当着孩子的面儿说呢?我想,光这一点就有很多家长中招了吧。是得,以说反话来刺激孩子,是很多家长最为善用的手段,但其实这种否定词使用得越多,孩子的内心也就跟着快速自我否定了。

题目很简单孩子却害怕错?根源就这两个点,可惜你蒙在鼓里不自知

就拿孩子的坐姿来说吧,很多家长都会提醒孩子“你不要勾腰驼背的!你的眼睛是不是不想要了?”你会发现,唠叨一遍两遍之后作为家长的你,自己就已经不耐烦了。而孩子呢?面对家长的频繁叮嘱,孩子不仅没有放在心上,反而一而再再而三地进行着自己错误的坐姿。但如果我们换一种方式进行引导,孩子其实接受起来也就更为舒心了,比如:“宝贝儿,你端正坐姿的样子不仅很舒适,还会特别美丽。”

辅导孩子作业也是如此,如果你总是给孩子构建一个负能量的责备环境,孩子又怎么可能自然而然地跳到正能量的场景里呢?当你想让孩子书写工整的时候,千万不能告诉孩子:“你不能这样写,这样会扣分的!”换个思路,我们应该告诉孩子:“你慢点写,这样你的字就会变得更加漂亮了。”当孩子计算总是出错的时候,家长不宜说:“你看看你,这么简单的还出错,下次再错就罚做100道题目!”换个思路,我们应该告诉孩子:“如果你下次做题的时候,能把数字和加减符号看清楚再答题,那么你的正确率就会大有提高哦!”

陪读的目的,都是希望孩子取得好成绩,但如果我们把否定的词汇说得过多,不仅会击垮孩子的自信心,对孩子的学习成绩也起不到任何的好处。所以,作为父母的我们一定要慎用否定词。

题目很简单孩子却害怕错?根源就这两个点,可惜你蒙在鼓里不自知

(2)家长的完美要求,剥夺了孩子“试错”的自信心。

女儿数学四单元考试时,因为没有提前去上厕所,等到考试时她憋不住了只好往厕所里跑,可回来时她发现老师已经给同学们读到后面几题了,于是她便慌慌张张的答题导致遗漏了三道题目,只考了97分。回家之后,我帮助她分析原因,并告诉她下一次考试之前,一定要先上厕所,不能在考试时往厕所里跑了,果然漏题的毛病就完美解决了。

孩子在考试或者完成作业的时候丢分,总会有各种各样的小插曲令父母倍感焦虑。但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应该给予孩子一个“试错”的信心,要让孩子知道错了没有关系,只要我们通过努力下一次不在同样的题目上丢分,这也就是一种进步。

再比如,在家里父母辅导孩子作业的时候,如果看见孩子在思考题上停留了,家长不要立马给予孩子责备,而是应该给予孩子时间让孩子进行自主的思考。如果丝毫没有头绪,孩子自然知道反反复复地读题目;还是不知道如何解答,孩子多琢磨一会儿也一定会找准关键字;就算是孩子最终没有悟出正确的解法,但至少孩子还有一个思考的过程,证明孩子是努力过的。叛逆少年教育学校

题目很简单孩子却害怕错?根源就这两个点,可惜你蒙在鼓里不自知

学习的过程,其实就是一种思维训练的过程,这也是一种智慧。很多家长会发现,我们当年在书本上学到的东西,如今步入社会以后能够用到的少之又少,这并不是说学校所学的内容不重要,而是在告诉我们学习不是一件死板的事情,是因为训练我们思维而存在的。如果家长过分的干涉孩子试错,往往就会让孩子形成依赖,从此以后只等待父母的解答,而忘却了自己是应该去思考的。

03

陪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这需要父母有耐心、有方法、有智慧、懂心理学。您认同曦曦妈的看法吗?

原创文章,作者:江河,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boke.6ke.com.cn/?p=4257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