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应该读的四本毛泽东传记

今天是2018年12月26日,毛泽东诞辰125周年纪念日。这位新中国的缔造者无论生前还是身后,都拥有大量的拥戴者、批评者以及追随者。在学术界,鉴于他对当代中国之思想、制度和社会所产生的深远影响,也鉴于他对建构20世纪国际政治格局所产生的重要作用,数十年来,对毛泽东本人及其思想体系的研究已经成为一个具有长久意义的学术领域。

今天,你应该读的四本毛泽东传记

今天,为纪念毛泽东诞辰125周年,我们给大家推荐4本经典必读的国外毛泽东传记。

1

《毛泽东传》

[美]罗斯·特里尔

今天,你应该读的四本毛泽东传记

何宇光 刘家英 译

出版时间:2014.09

ISBN:978-7-300-12621-0

定价:58元

特色:西方《毛泽东传》中的经典之作

一部杰出的作品……对中国最伟大革命的历程、动机和主要活动做出了卓越的叙述性的解释。

——费正清

哈佛大学终身教授,美国著名中国问题观察家

内容简介

该书是数百种《毛泽东传》中与施拉姆《毛泽东》著作齐名的经典作品。虽然作者采取了通常以叙述为主的传记笔法,但在史料甄别、背景分析和观点评价等方面,都经过深思熟虑和精雕细琢,是西方《毛泽东传》中的经典之作。该书不仅体现出作者对于历史事件高度的敏感性,而且也渗透着政治学视角的理论穿透力,对于人物的情景分析更使历史出神入化,引导读者体味“故事”背后的时代困惑和制度机制,把毛泽东丰富的情感与的挑战性的理论创造联为一体,从而全方位地展现了中国革命的壮观图景。

作者简介

罗斯·特里尔,1938年出生于澳大利亚。1962年毕业于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获得历史政治科学一级荣誉学位,后来他获得奖学金去哈佛大学深造,并于1970年获得政治学博士学位。他的老师有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和著名历史学家、中国问题专家费正清等。特里尔已出版数十部著作,其中大部分有关中国。1980年《毛泽东传》出版,随即被翻译成德文、意大利文、保加利亚文、西班牙文、葡萄牙文和希伯来文等,在中国乃至世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特里尔获得过美国重要的两项新闻奖,即美国国家杂志优秀报道奖和乔治·伯克纪念奖的最佳杂志报道奖。

《毛泽东传》([美]罗斯·特里尔)

2

《毛泽东》

[美]斯图尔斯·施拉姆

今天,你应该读的四本毛泽东传记

王应一 唐秀兰 何祚康 杨德 译

萧延中 审译

出版时间:2018.09

出版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0-19830-9

定价:98元

特色:国外毛泽东研究史上里程碑式著作

1963 年,施拉姆出版了那部突破性的著作《毛泽东的政治思想》,1966 年,企鹅出版社出版了他的第一部题为《毛泽东》的传记著作,这部著作后来被翻译成数十种文字在各地发行。这些作品的问世使得施拉姆如同彗星划破长空般地在英美中国研究领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麦克法考尔

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教授

内容简介

《毛泽东》是一部史料丰富、论证客观、立场公允、观点权威、文笔优美的毛泽东传记,是值得研究人员、普通读者阅读并学习的经典之作。

作为国际知名的毛泽东研究专家,施拉姆以丰富的历史文献为基础,采取审慎的态度广泛利用国内外研究毛泽东和中共党史的著作及回忆录,讲述了毛泽东从青少年时期直至“文化大革命”初期的革命生涯,并从历史的角度对毛泽东的思想理论和中共党史中的一些重大事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施拉姆能够尊重历史、尊重事实,对毛泽东的理论和实践活动作出了比较客观的评价。他认为,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也试图揭示毛泽东的理论与实践活动同其性格结构的内在联系。

作者简介

[美]斯图尔特·施拉姆(Stuart Schram),西方著名的毛泽东研究专家和毛泽东著作翻译家。1954年获得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20世纪60年代在哈佛大学从事当代中国问题研究。1967年执教于英国伦敦大学。1968年至1972年任伦敦大学东方与非洲学院政治系教授,兼任该院现代中国研究所所长。1990年退休返回美国,应聘在哈佛大学费正清研究中心主持英文版《毛泽东集》的编纂工作。主要著作有:《毛泽东的政治思想》(1963)、《毛泽东》(1966)、《未经修饰的毛泽东:谈话与书信集(1956—1971)》(1973)、《对毛泽东的初步重估》(1984)、《毛泽东的思想》(1989)等。

《毛泽东》([美]斯图尔斯·施拉姆)

3

《毛泽东:雄关漫道》

[法]阿兰·鲁林

今天,你应该读的四本毛泽东传记

毕笑 译

出版时间:2015.01

ISBN:9787300198316

定价:98元

特色:法国汉学家勾勒出的完整毛泽东画像

内容简介

1966年7月8日,毛泽东写信给他的妻子江青:“在我身上有些虎气,是为主,也有些猴气,是为次。”老虎是“山中之王”,拥有*的权力,雄武勇猛,力破万难;猴子则灵敏多变,能屈能伸,弄险有方。在本书中,法国汉学家鲁林教授以一个西方学者的认识视角和话语体系,查考了大量从未出版的资料,摆脱了简单的脸谱化模式,并以审慎的态度,按照时间顺序,为我们勾勒出一幅富有远见、醉心诗词、个性复杂的毛泽东画像。同时,在书中配有多幅插图。著名汉学家毕仰高曾如此评价这部资料翔实的毛泽东传记:“不仅细致,而且可信、精确、公正。”

作者简介

阿兰·鲁林(Alain Roux),法国当代著名汉学家、历史学教授,任教于巴黎第八大学(圣德尼大学)和国立东方语言与文化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生平、20世纪中国劳工运动、民国时期的政治精英。迄今共出版《20世纪的中国》、《30年代上海的工人运动》、《瞿秋白传》(合著)、《中国文化大革命》等九部专著。

《毛泽东:雄关漫道》([法]阿兰·鲁林 )

4

《毛泽东传》

[俄]亚历山大·潘佐夫

今天,你应该读的四本毛泽东传记

卿文辉 崔海智 周益跃 译

出版时间:2015.08

ISBN:978-7-300-21514-3

定价:139元

特色:解密苏联档案

基于对苏联档案以及在中国和西方新近披露的史料的辛勤挖掘,这本构思精致的书对这位中国领导人的生平提出新的洞见。……潘佐夫成功地再现了毛的复杂的个性,令人信服地揭示了毛的信仰和行动之间的矛盾。

——托马斯·伯恩施坦

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美国《外交》杂志编辑

内容简介

潘佐夫的这本《毛泽东传》以翔实的史料(其中多为第一手史料)为依据,评述了毛泽东的一生。

该书不同于海内外其他毛泽东传记的最大特点是使用了大量苏联档案,进而在毛泽东与共产国际、苏共、苏联和斯大林等苏联领导人的关系方面颇有新说。阐述这种关系也是该书的一个中心内容。 该书细致地描写了毛泽东与苏联领导人之间的关系,并叙述了延安整风运动以及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建设与苏联之间的关系。 全书叙述生动、史料丰富、内容严谨、叙事客观,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毛泽东传记。

作者简介

亚历山大·潘佐夫,1955年生于俄罗斯莫斯科,现为历史学博士、美国首都大学人文学院历史学教授、该校爱德华和玛丽·凯瑟琳·格霍德讲席主持者。曾在莫斯科国立罗蒙诺索夫大学、俄罗斯科学院、俄罗斯外交部国际关系研究所、美国的扬斯敦州立大学和德保罗大学任教。也曾多次来华讲学和从事研究。著述甚多,主要有:《布尔什维克与中国革命(1919—1927)》、《卡尔·拉狄克与中国:俄国档案中的未公开文件》、《毛泽东传》、《邓小平:革命人生》。他还是《彭德怀自述》、《毛泽东诗词》和蒋介石的回忆录《苏俄在中国》俄文版的主要译者。 潘佐夫是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汉学家。其著作已在十多个国家出版且广受好评。

《毛泽东传》([俄]亚历山大·潘佐夫 )

以下是美国学者斯图尔特·施拉姆著《毛泽东》的作者序言

1911年10月22日傍晚,还不满十八岁的毛泽东伫立在故乡湖南省首府长沙市内一个高地上。他度过了极其激动人心的一天。那天早上,十二天前在武汉首举义旗反对清王朝的革命在长沙也爆发了,几小时之内就推翻了旧的帝制政府。现在毛泽东看到,城内白旗林立,迎风招展,上写“大汉民国万岁”几个大字。

今天,你应该读的四本毛泽东传记

在一定意义上,这段话概括了当时中国的形势,以及毛泽东半个世纪以来为改造中国而奋斗的前进方向。“民国”一词,当时被用来翻译西方的“共和”这一概念,意即“人民的国家”。这在当时确实是一种非常革命的思想。按照传统的儒家观点,人民唯一的政治职能是服从其正统的统治者,直到19世纪最后十年,才有人提出,只要每个公民自觉地参加社会生活,就能激发出为使中国重新富强所必要的活力。最早形成这个观念的人是严复。严复是传播西方思想的先驱,他所翻译的穆勒、斯宾塞、孟德斯鸠等人的著作,不久之后就让毛泽东读起来如饥似渴。拥有这种观念的人有1898年的维新派,后来还有孙中山及其同盟会中的同志,不过他们采取了比较激进的形式。他们为了举行起义,推翻清王朝统治,建立共和国,已进行了一系列的尝试,但都失败了。现在,“人民的国家”终于宣告成立了。

但这个“人民的国家”,同时也就是“大汉民族的国家”。究竟大到何种程度,几天以后英王陛下驻长沙领事从一件事情上看出来了,在宣告新政权成立的文件上,“大汉民国”几个字,比在同一页上的“大英王国”高出两格。他不得不把文件退还长沙革命当局。

在其整个政治生涯中,毛泽东将彻底改造中国社会作为自己的目标,旨在将中国人民的力量解放出来。引导他进行这项事业的是起源于西方的思想,最初是19世纪的自由主义,后来是列宁主义的集体主义。但同时他决心使“新中国”、“人民的中国”在国际上恢复其应有的地位,即居于首位。

大约一个世纪以前,欧洲人开始巧妙地以炮舰、贸易、传教士相结合的办法来“教化”中华帝国。自那时起,中国人对本国文化的极其珍视,一直是欧洲人感到恼怒而又迷惑不解的一个问题。中国人把中国视为“中央之国”不足为奇。大多数强大的民族,至少在其上升时期,往往把自己看作世界的中心。更为值得注意也更加与众不同的是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即认为中国的文明是唯一真正的文明,中华帝国囊括了整个文明世界。

这种观念是中国在三千年历史发展过程中自然形成的。我们现在知道,中国在历史上时而统一,时而分裂,有时为异族所征服,但从未接触过与其同样发达的文化,更不用说比它更发达的文化了。13世纪的蒙古族征服者,同17世纪的满族征服者一样,不久就为汉人所同化。在受到西方冲击以前,只有在一千多年前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之后,中国才受到外来思想的严重影响。虽然这种异域的信仰在少数人中间作为宗教而存在,并对儒家思想本身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不久就为固有的传统所淹没而发生很大变化。

今天,你应该读的四本毛泽东传记

除其发展主要是处于孤立状态外,中国的传统中有两个因素使中国在传统上和南亚、东南亚各国根本不同,这就是珍视历史和关心政治(把政治视为人类活动的基本内容之一)。诚然,传统的中国历史观,把历史看作朝代兴衰的循环过程,而不是逐步向前发展的,走向进步或作出补偿。按照儒家的观点,早有人指出,政治是等级制和极不民主的。所以中国同现代世界的接触势必从基础上动摇其传统。但是,这种传统引导中国人民重视民族生存的历史和政治发展这两个方面,从而又使中华民族异常杰出地屹立在现代的世界上。这种历史感和政治命运感,又使毛泽东及其同僚,易于而且必然保持今日中国同汉族帝国之间的连续性,尽管世界上最激进的一次社会革命引起了许多变革。

今日之中国是经过半个世纪之久的革命后诞生的,而这场革命的方向实质上是由既是理论家又是革命家的毛泽东决定的。如果说新中国看来趋向于在一定程度上将共产主义因素和传统因素融为一体,那么,这种走向融合的倾向是中西两种模式和思想长期在极其混乱的状态下相互斗争的结果。到19世纪末,显而易见,中国人必须向欧洲人学习,以增强国力,抵抗其入侵。但是这种必要性所引起的羞辱感,却不亚于中国人历来对夷人所怀抱的巨大优越感。中国人因忧虑国家的前途,也因犹疑不定究竟能够或应当从历史上批判地继承些什么而陷入极度的痛苦之中,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毛泽东出世了。

今天,你应该读的四本毛泽东传记

《毛泽东》作者[美]斯图尔特·R·施拉姆(Stuart R.Schram)

原创文章,作者:董 宝山,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boke.6ke.com.cn/?p=1695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