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海战中清军炮弹为何填装沙子?真的是清军腐败?原因原来这样

甲午中日海战,相信大家都记得,对于此次海战中,清朝海军炮弹中居然装填的沙子,我们都非常愤慨!真的是慈禧误国,挪用海军经费,导致这场关键的海战惨败!

 

当然不是!填沙子的炮弹源自特殊的技术史背景。这种炮弹只出现于德国克虏伯公司的产品,是克虏伯穿甲弹的一种,主要的特点就是弹头内没有填充火药或炸药,而是填充的砂土或者其他无法爆炸的配重物。这种炮弹在我们今天看来,绝对属于标准的“胡搞”,但是在19世纪的8、90年代,却是克虏伯公司一本正经研发生产出来的标准制式炮弹。

 

按照常理来想,炮弹的弹头里填了沙子,显然就不可能爆炸了,这样的炮弹要他何用?但是对于当时的克虏伯公司来说,确实一种无奈的选择。

 

众所周知,穿甲弹是可以用来击穿敌方舰船装小型混凝土泵厂家甲的炮弹,为了保证强大的穿透力,以及保证弹体的强度,以免在高速飞行后撞击目标的一瞬间自行碎裂,19世纪80年代的穿甲弹通常是弹头尖锐的外形,不在弹头上钻眼、安装引信,而是采用弹底引信,也就是把引信安装在炮弹的底部。

 

对于当时的穿甲弹来说,显然必须使用弹底引信。但是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当时的克虏伯公司竟、然、不、能、生、产。当时克虏伯的穿甲弹是依靠什么爆炸呢?因为解决不了弹底引信的设计和生产,克虏伯公司的做法是将穿甲弹的内壁处理得较为粗糙,指望炮弹在命中目标时,弹头内的火药产生摩擦而自行引爆。

 

这样的设计显然极不靠谱,所以克虏伯穿甲弹在当时命中目标后的爆炸概率极低。既然炮弹就算装了火药也不大可能爆炸,那么干脆就节省火药,于是乎出现了内部填充砂土的穿甲弹,完全依靠“砸”来伤敌。

 

甲午战争时,中日两国海军其实都标配有这种填着砂土的克虏伯穿甲弹。北洋海军一般称其为“实心弹”,日本海军的术语则称为“填砂弹”、“实弹”。只是在具体的实战时,日本海军完全没有使用这种炮弹,而北洋海军的克虏伯大炮仍然用着这种炮弹。

 

我们对于当时的技术不甚了解,所以才因为此事使我们都认为,是当时的后勤弄虚作假。当时的弄虚作假是有,军备废弛是有,但是绝对不应该从这件事情上体现出来。对于我们存在的问题,有,不能避讳,没有的事,也不能强加。不卑不亢,实事求是的解决问题,才是正道啊!

 


 

本文来自,经授权后发布,本文观点不代表老铁博客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