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核心并不是要给学员讲知识,而是要就业。所以,设计课程之初就是以就业为导向的倒推思维。
我们有一个四五十人的研究院,里面有专业的市场调研人员,同时不同学科内部也有对本学科市场的嗅觉和经验。市场上用人单位想招聘某些人,而这些人在市场上很少,就给培训机构提供了一些机会。那么,我们就迅速开始找行业牛人把这个学科做起来,制定一些真正能就业的课程。
传统的课程设计先讲基础,然后逐步提升、增加难度,是要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是一个爬台阶的过程。
但倒推思维是从后往前,把就业作为明确的目标导向来设计课程。开设一个新课程前会先调查,企业或者是市场招聘什么样的人?学生掌握什么样的技能就能高薪就业?是不是可以把老师的经验浓缩起来,在几个月的时间内讲给他听?
比如,现在电商行业量很大,而且缺口很大,找工作相对容易,这就意味着我们的课程里面应该有一个电商项目。怎么设计课程呢?首先,会看现在市场上都有哪些需求、需要哪些技术,然后往前推,前面得先学哪些技术才能支撑,然后这些技术前面又要学什么,就这样一步步推出来课程。 学生学的过程是从基础到高级这样从前到后的提升,但设计课程的时候是从后往前推。在这个目标下,有些东西就是冗余的,就可以把它砍掉。当形成了固定的模式后,就可以把这种模式复制到其他的课程研发当中。
比如,在技术更新迭代上,这个目的是提高工资。我教你了一个课,你学完以后回去找工作没问题,但是这不是我们希望的,我们的希望你能拿到8000块。怎么能拿到8000呢?就是学的课程里必须要融入市场上特别流行、热门的技术,人家愿意招这样的人,好,我们就给你这个。如果说这些都淘汰了,怎么办?就创新学科,比如说大数据火了,我们开大数据课程,满足学完这个技术拿到高薪的目的,不断地满足用户。
因为目的是就业,所以老师基本上都是来自于各公司一线的开发人员,还有本身在企业做过技术培训有丰富经验的人员。为了把教学质量搞好,我们老师的工资比同行业高很多,占成本的比重也是最高的。但一个机构随着规模的扩大,全都以面授的形式存在的话,讲师的数量可能没有办法在短时间内满足。并且,讲师的数量如果过分庞大的话,也没有办法完全控制他的质量。
所以,就有了双元授课模式。这其实是结合了德国的翻转课堂,学生学习的视频资料和训练的过程全部在课堂里面,用最优质的讲师资料配以有经验的导师完成训练的环节,过程中学生的一切都在掌控之内,他随时有问题导师随时都可以解答。
。
把讲师讲课的视频录出来,然后在班级里播放,并不是播放全天,而是播放10分钟或者5分钟,就会有一个导师去讲解这个视频当中的要点,同时带着学生去做这个知识点的训练。学生在学到最优质的老师讲的知识的同时,还能做一些比较实际的、更贴近于企业实战的训练,效果可能比面授好一些。
并且双元授课效果比直播更好。直播其实就是一个地点的固定教室分散到全国各地形成很多教室,但存在一个问题,就是每个教室没有办法控制速度。比如,我在这个屋直播,A教室说跟不上,B教室说快点儿,怎么办呢?双元模式,讲一次课录一个视频,A班也用,B班也用,但是老师随时都可以停。直播的方式不排除有节省成本的原因,但是从效果来讲,双元方式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我们也有在线产品,但提供的不仅仅是直播授课,更多的是服务。通过录播、直播、串讲、答疑等方式,让学生进行组合学习。
如果仅提供授课的话很简单,我给你视频或者是你过来听课都可以,但这个是一锤子买卖,学生听完后产生的疑问没有人帮助解答,而技术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答疑。
比如写某个代码时卡在那儿了,卡了好久就是进行不下去,这时给他答疑,他就会顺着往下学习。除了在线授课时的答疑,还研发了一些问答系统,当他学习卡住时能直接搜到精准答案,或者把问题发布在平台,会有专门的人回复。
在线直播学习,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学生的积极性。每个人都是有惰性的,很多学生会因为是在网络上,有可能今天起晚了就不上课了。GMAT答案怎么办?签到服务。
如果今天谁没有签到,我们就会打电话或者微信联系他,让他签到。之外,为了让他愿意签到,会做一些相关的小活动,比如如果他每天都签到,就会给他一个小小的奖励。目的是能束缚住他,让他觉得在线学习也是件有趣的事情。
本文来自,经授权后发布,本文观点不代表老铁博客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