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家企业终止科创板上市申请。8月7日晚间,上交所官网显示,深圳市贝斯达医疗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贝斯达)审核状态变更为终止审核。这也意味着,继木瓜移动、和舰芯片、诺康达及海天瑞声之后,科创板IPO终止审核企业达到5家。
对于终止审核原因,《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拨打贝斯达董秘办电话,但电话一直未能接通,随即被转至前台,接电话的工作人员表示,目前相关人士已经下班,暂时无法回答记者的问题。另据《上海证券报》报道,贝斯达系主动撤回申请材料,原因在于贝斯达有新的融资计划。
贝斯达2015年在新三板挂牌,2017年计划冲击创业板,但2018年证监会发审委未通过其上市申请,同年7月,贝思达终止新三板挂牌,并于今年3月“转战”科创板。
在此次终止审核之前,贝斯达已接受了上交所三轮问询,此番科创板IPO折戟,其上市之路可谓充满波折。
应收账款高企问题曾备受质疑
贝斯达成立于2000年,是一家集研发、制造、销售、服务为一体的大型医学影像诊断设备提供商。旗下有两家全资子公司,分别为深圳东部门诊和深圳贝斯达影像。
招股书显示,贝斯达2016年至2018年营收分别为3.56亿元、4.15亿元、4.71亿元,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9330.92万元、1.03亿元、1.08亿元,综合毛利率分别为46.60%、47.13%和46.81%。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近年来,贝斯达一直积极“逐鹿”资本市场,自2015年9月29日在新三板挂牌后,又于2017年6月向创业板发起冲击。然而,2018年1月,贝斯达创业板上市申请被否。其中,贝斯达报告期各期应收款项余额较大、销售模式等,是被问询的主要方面。
今年3月,贝斯达“转战”科创板,但是,其应收款项的问题并未充分解决,依然广受媒体及外界质疑。数据显示,2016~2018年期末,贝斯达应收款项账面价值分别为6.34亿元、7.36亿元、8.08亿元,占当期资产总额的比例分别为52.1%、49.08%、51.27%。对于应收款项持续增长的原因,贝斯达认为主要是由于公司采用“分期收款”的销售模式所致。
在应收款项高企的背后,贝斯达应收款项逾期金额持续攀升的问题,也引起了不少媒体的关注。数据显示,2016~2018年,贝斯达发生逾期的应收款项分别为1.42亿元、2.27亿元、2.63亿元,占应收款项的比例分别为19.41%、26.56%、27.92%。
除此之外,近几年来,贝斯达与客户间的买卖合同纠纷也时有发生。例如,2017年,贝斯达与四川联大医院管理有限公司、湖南融科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的买卖合同纠纷。而后者在2016年、2017年都名列上市公司的前五大客户。
8年间进行多达8次对赌
不仅仅是应收账款,围绕着贝斯达的还有诸多问题。《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在此次终止审核之前,贝斯达已经接受了上交所三轮问询,从“三类股东”、应收款项坏账计提的充分性,到研发人员薪酬和研发投入等主要方面均有涉及。
对于研发费用占比低的问题(报告期内3年均未超过10%),贝斯达表示,发行人现阶段融资渠道有限,目前的资金实力、品牌影响力相对国际知名企业和国内上市公司仍较为薄弱,发行人因此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急需的项目上,制约了研发方面的大额投资。且公司研发投入财务核算口径仅指当期的研发费用,不包括用于产品研发、设计及创新过程中的资产投入。
从上交所三轮问询中,也可看出监管层对企业未来市场发展的格外关注。
比如说,贝斯达称,其磁型MRI设备销量在市场全部品牌中排名第一位,境外GE、西门子、飞利浦主流厂商在境内已停止永磁型MRI产品的研发和生产,认为在未来可预见的一段较长的时期内,超导型产品不会完全替代和淘汰永磁型产品。
上交所提出,贝斯达需对“超导型产品不会完全替代和淘汰永磁型产品”是指增量或存量,是否对增量存在较强替代性进行说明,如是,也要说明相关排名的意义,是否可能对投资者造成误导。
公司对此的回复是:从永磁型磁共振产品市场的增量或存量情况分析,均可以说“超导型产品不会完全替代和淘汰永磁型产品”。
此外,《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贝斯达还从2011年起进行了多达8次对赌,对赌协议除了提及业绩,还有上市要求(含提交上市申请),也因此,贝斯达大股东曾两次因对赌失败进行了补偿。
在业内人士看来,频繁对赌一方面说明投资机构对贝斯达不够信任,对企业未来发展没有足够的信心,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企业融资困难,反映了公司在融资谈判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从目前的消息层面来看,贝斯达似乎找到了新的融资出路,但不管怎么样,想再次冲向资本市场,贝斯达还得先着手解决自身的一系列问题。科创板
原创文章,作者:dongshuai,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boke.6ke.com.cn/?p=31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