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甲骨文发现和研究120周年。120年,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难以企及的时间跨度,然而对三千多岁的甲骨文而言,不过弹指,历久弥新。
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在已知的四大古文字体系中,唯有以殷墟甲骨文为代表的中国古文字体系,一脉相承,绵延至今。
据记载,从1899年甲骨文首次发现,现在分布在全世界的甲骨文收藏估计在13万到15万片之间,总共记载的字数达到4300余个。但目前,甲骨文的释读仍处在瓶颈期,仍有一大半的字有待破解。
只有破解文字,才能读懂历史。甲骨文释读不仅对中国学者,乃至对全世界古文学者都是极大的挑战。为了能够尽快解开每个甲骨文字背后隐藏的文化谜题,暨甲骨文发现研究120周年大庆之际,位于河南安阳的中国文字博物馆日前向海内外公开征集甲骨文释读成果,来破译这一有着3000多年历史的古老文字。
据悉,文化学者只要破译出一个未释读的甲骨文字,经专家鉴定确认后,即可获奖励10万元。2018年,南开大学蒋玉斌教授曾凭论文《释甲骨金文的“蠢”——兼论相关问题》获得一等奖10万元。
那么,甲骨文是如何被“读”出来的呢?学者们都用什么依据来破译?
我们先了解一下甲骨文发现的过程。
甲骨文最早发现于1899年。相传,清末国子监祭酒王懿荣到中药房抓药,意外发现了一味药材“龙骨”有很多划痕,类似篆文。而王懿荣正好是清末一位酷爱金石、热衷收藏、兼通中医的学者。他很快意识到,这很可能是一种古老的文字。
于是,王懿荣开始着手通过多种方式搜集这种有特殊符号的“龙骨”,短短时间内竟然积攒了1500多片。但遗憾的是,他还没开始研究,就在八国联军进京后自尽殉国。
王懿荣死后,其子为了偿还债务,将大部分“龙骨”出售给刘鹗。刘鹗购得王懿荣旧藏后,开始花费更大的力气收藏甲骨,数年之间已收集了5000多片。
1903年,刘鹗从自己的甲骨收藏中精选墨拓了1058片,以石印本出版了我国第一部著录甲骨文的著作《铁云藏龟》。如果说王懿荣是发现者,那么刘鹗就是甲骨文的开拓者。
在《铁云藏龟》的自序里,刘鹗写出了他认出的40多个字,这也是首批被释读的甲骨文字。但是,刘鹗只是介绍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却没有介绍释读的具体方法。
后来,另一位学者孙诒让在研究了甲骨文后,认出了185个字。他使用的方法是:
“略摭金文、龟甲文、石鼓文、贵州红岩古刻,与《说文》古籀互相勘校,揭其歧异,以箸渻变之原,而会最比属,以寻古文、大小篆沿革之大例”。
简单说,孙诒让的主要方法就是古文字字形比较与偏旁分析,这是很经典的文字学研究方法。
到了民国时期,甲骨文研究释读开始大放异彩,出现了著名的“甲骨四堂”。所谓“甲骨四堂”,分别指的是罗振玉、王国维、董作宾、郭沫若,因四人字号中均有“堂”字而得名。
1914年,罗振玉出版了《殷虚书契考释》,标志着甲骨文进入了考释时期。他用了更为简捷的逆推法,从《说文解字》的字形倒推到金文以至甲骨文。他最早释读了一些殷商先王先妣的名号,并反过来用卜辞证实《说文解字》存在的讹误。他一生释读了571个字,占今天所释读全部甲骨文的四分之一多。对甲骨文研究释读成就最大。
1917年,王国维著《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甲骨文又进入一个新的史料时期。王国维的研究方法已不偏重于单纯的文字考证,而是将文字放在具体历史语言环境里,结合所有辞例释读甲骨文字。
从数量上看,王国维释读出的文字仅有10来个,远不如孙诒让、罗振玉,但其释读成果却具有非凡的史学价值,大大地推动了商代史的研究。
1933年董作宾发表了《甲骨文断代研究例》,提出甲骨文断代的十项标准,并将甲骨文分为五期。他的主要功力不在于新文字释读,而是将已释读文字甲骨分期断代。
1930年和1931年,郭沫若相继发表了《卜辞中之社会》与《甲骨文字研究》,标志甲骨文研究进入综合论史时代。郭沫若“就诸家所已拓印之卜辞,以新兴科学的观点来研究中国社会的古代”,成为第一个用历史唯物主义研究古文字的学者。
再往后,唐兰与于省吾的出现,更是将甲骨文的考释进行了理论系统化,但同时也是从此开始甲骨文的释读研究开始进入瓶颈期。
至今,甲骨上的3500个文字,也只有过半数被考释出来,而不少地名、人名、族名之类的专名,则难以释读。另外,对于已考释出来的文字,含义理解也存在一定争议。
由此,安阳中国文字博物馆向海内外公开征集甲骨文释读成果,是时代的产物,也将标志着甲骨文研究向新时代跨越和迈进。
读者们,关于“甲骨文的研究释读”,大家有何看法?如果喜欢本文章,请转发收藏哦~
原创文章,作者:dongshuai,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boke.6ke.com.cn/?p=2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