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人如何表述历史?——两册台湾高中历史教科书的读后感

台湾人如何表述历史?——两册台湾高中历史教科书的读后感

我收藏中学历史教科书。我的第一套藏品是自己的人教版历史教科书,从初中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高考后没卖废纸,码整齐放在书架上。历史教科书反映了某个特定时代和这个特定社会的人们对历史的认知和态度。通过观察一群人如何表述历史能够看到他们如何对待现实。后来陆续找到了几册日本的高中历史教科书(非右翼版)。再后来,在朋友的帮助下,我搜集到了一些台湾的高中历史教科书。1999年台湾实行历史教育“一纲多本”,教科书有很多版本,各学校自行选择教材。我手头的教科书来自龙腾文化出版社和三民教育出版社。

本文先分析其中有两册:高一的《教师用书》和《学生用书》。授课内容的时间跨度从史前文明到两岸关系。书不厚,薄薄一册教材要涵盖这么长的历史,显然各章节的深度就要大大缩水。对比大陆历史教科书,我个人感觉台湾历史教科书讲得太简略了。

台湾人如何表述历史?——两册台湾高中历史教科书的读后感

第一章“史前文化与原住民文化”很有趣,《教师用书》和大陆教材相同,讲的是中国境内考古发现的古人类遗迹:如山顶洞、马家窑、大汶口等。但是《学生用书》只讲台湾的考古发现:如长滨文化、网形文化、大坟坑文化等。可能当局觉得台湾青少年没有多少机会涉足大陆,对大陆历史不感兴趣?但是《教师用书》和大陆教科书一致,这是因为两岸学术研究是一体的,对于科班出身的研究者来说,该知道的还得知道。

不讲唯物史观,是台湾历史教科书的一大特色。台湾历史教科书也给学生讲新旧石器时代、原始社会、部落制社会、早期国家这些基本内容。但是只字不提“生产力、生产关系、剩余产品”这些关键词。对于推动历史发展的经济动力和技术因素,台湾历史课讲得不如大陆深入。对于历史分期,大陆按照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把中国历史分成原始社会、奴隶制社会、封建社会、早期资本主义萌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台湾历史教科书不提这些,历史分期是这样的:1、史前文化;2、荷兰与西班牙殖民时期;3、郑氏统治时期;4、清朝统治时期;5、日本统治时期;6、中华民国时期。

《教师用书》中对中国(大陆+台湾)的历史分期是这样的:1、华夏古世界的形成(从新石器时代讲到汉代帝国秩序的建立);2、中古变革时期(从魏晋门阀制度讲到唐代民族融合);3、近古发展时期(从元代的夷夏并存讲到清代科举制的巅峰);4、近代冲击时期(从白莲教讲到洋务运动);5、民国(从清末新政讲到全书结束)。几个重要历史时期的分界点和咱们所学不一样:比如大陆教科书把鸦片战争视作近代史的开端,台湾教科书把“白莲教之乱”视作近代史的开端。鸦片战争也讲,但重要性次于白莲教、捻乱、“回乱”、太平天国。对于几次大统一(秦统一、汉统一、隋统一、元统一)等,古代史也讲,但重要地位不高。一些台湾教科书所说的“XX之乱”在我们的教材里叫“XX起义”,比较有趣。

《学生用书》非常强调台湾的“海岛属性”以及和太平洋的联系。例如教科书(p10)说:

“台湾是一个海岛,洋流和季风有利于人群和物种的移动……台湾原住民与东南亚、大洋洲的原住民有密切关联。到了十七世纪的大航海时代,西方人远渡重洋来到福尔摩沙移入西方文化,汉人也橫越海峡东渡台湾带来汉文化,开启台湾历史的新面貌。”

这段表述非常有趣,如果这是一道阅读理解题,那么请排序——作者认为:汉文化、西方文化、东南亚文化、以及大洋洲文化进入台湾的先后次序是什么样的?按照教科书的表述,似乎东南亚和大洋洲的移民是最早到达台湾的,然后是西方人,最后是汉人。这个先来后到的顺序好像和我们所受的教育有点不太一样?

我手头的《教师用书》的正文内容只有新石器时代到维新变法。我很关心的抗战史部分没有,只能从目录里看。抗战史在第五篇第十二章第二节,只有短短4页内容。连“国共内战”都要讲10页。这样的内容比例划分实在是太不公平了。而《学生用书》里干脆没有抗战史。“日本统治时期”讲到“文学与艺术的发展”,以大正九年(1920)连横出版《台湾通史》为本章结束。翻过一页就是“中国民国统治时期”,第一节第一页讲1945年的政权交接,第二页讲1947年的二二八事件,抗战史只字不提!我靠!太过分了吧?

又翻了几遍,终于在第八章“战争时期的台湾”找到和抗日有关的内容,题目是“四、台人在中国的抗日活动”和“五、台湾岛内的抗日活动”,只有两页内容。太平洋战争时期内容涉及台湾籍日本兵、高砂义勇队、台湾慰安妇、台南神风特攻队、美军轰炸等。日据时期的“皇民化运动”和“皇民奉公总动员”讲得比较多。

看到这一章,心里十分沉重。回忆几年前在台湾做交流生的经历,身边很多台湾同学都对日本感情浓厚,甚至怀念日据时期。我原以为“国共合作”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维系两岸情感的纽带,最怕它变成大陆人的一厢情愿。

然后讲两岸关系,这是《学生用书》里比较重点的内容,涉及1949年杜鲁门和台当局签订的“中美共同防御条约”、1955年解放军攻占一江山岛、1958年金门炮战、1972年尼克松访问北京等事件。除了尼克松访华,其余内容是大陆历史教材不涉及的。教科书提及了“汪辜会谈”,却没说“九二共识”。我搜集到的是二手书,书上这些内容都用荧光笔画了重点,看来也是必考内容。教科书以2014年台湾实行12年国民教育为结束。

书末有“大事年表”,我们熟知的三国孙吴政权探索夷洲在大事年表上见不到,明嘉靖22年(1543)以前都是“史前文明”。台湾历史的开端是丰臣秀吉遣使高砂国。

总体来说,《教师用书》基本符合史实,拿这本书给学生讲应该没啥问题。历史分期问题可以求同存异。但是!但是!《学生用书》令我非常担忧,尤其是大幅度省略古代史和抗战史的做法、美化荷兰统治历史、美化日据历史的做法实在荒诞。用这样的课本培养的“国民”可能不会对海峡彼岸有多少感情。希望台湾的高中生们有空多读读教科书之外的历史书籍,不要忘了我们都是中国人。

台湾人如何表述历史?——两册台湾高中历史教科书的读后感

原创文章,作者:dongshuai,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boke.6ke.com.cn/?p=253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