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附中开咏春课 叶问第三代弟子亲自授课

近日,浙大附中请来叶问第三代传人开咏春课的消息不胫而走,在太极PK现代搏击后,再度引发热议。

据了解,浙大附中咏春拳课的老师,是叶问的第三代弟子姜涵泷。消息一出,一下子就引来了上百名学生报名,与此同时,多种声音纷至沓来。

质疑:将武术带进学校不是教孩子打斗吗?

对于浙大附中开咏春拳的举动,一位家长提出了自己的反对意见,她担心练武术会让孩子变得争强好胜,在遇到矛盾时以拳脚相加。

对此,学校相关负责人裘老师表示,学校一直重视学生的体育和艺术教育,努力提升学生的“健康力”, 目的就是强身健体、修身养性、锻炼学生的意志,而不是为了直接身体对抗。

在武术协会的王师傅看来,将咏春、太极拳等武术引入学校很有必要,例如,咏春拳讲究刚柔并济,借力打力,以退为进,这更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哲学。太极拳含蓄内敛、连绵不断、以柔克刚、急缓相间、行云流水的拳术风格使习练者的意、气、形、神逐渐趋于圆融一体的至高境界。适当的武术研习能让孩子们在紧张的学习之余,修炼心性、增强体质。

浙大附中开咏春课 叶问第三代弟子亲自授课

武术不应束之高阁 我们也可参与其中

2014年以前,在小编眼里,武术就是金庸、李小龙、李连杰,是传奇大师的功夫绝技,是武侠小说里的行侠仗义,是影视剧里的快意恩仇;武术是少林寺里的扫地僧,是某个山洞里的武功秘籍。

直到2014年,小编陪同一个同事去太极拳馆拜师学艺后,才惊觉武术就在身边。虽说,她好读古书,热爱中国传统文化,提出想学太极拳并不令人意外,但毕竟她是一个多愁善感的弱女子,一路上小编心里直打鼓,觉得这大概跟去健身房锻炼没什么区别,只是打发休闲时光的一个去处。

在实地了解后,小编才发现,拜师学艺、门派传承很有讲究,同事将要拜的师傅是陈氏太极传人,学员间都以师兄师妹相称,而同事成为了第一位女弟子。庄重的仪式让小编肃然起敬,据了解,很多外国友人也在那学习太极。后来,她跟小编说了这样一件事:“一起学太极的老年人看到我总是感叹,要是我像你这么年轻就打太极,那现在就大不同了。”

大概,这也是浙大附中开咏春课的初衷,莫将武术束之高阁,让年轻人尽早地感受中国武术的魅力,强身健体,修身养性。

浙大附中开咏春课 叶问第三代弟子亲自授课

武术传承青黄不接 扩大群众基础很有必要

武术作为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如果不能适应快节奏的社会变化,则无法在历史的长河中延续传承。

现如今,在西方体育理念和文化的冲击影响下,竞技体育的教学内容占据体育课程的主导地位。学校内每年组织各类型的比赛项目,但多以篮球、足球、羽毛球等为主,武术等传统体育项目并未参与进学校开展的活动中。同时,专业的教师队伍匮乏,现在武术任课教师多以球类和田径出身,并非专业从事武术。像浙大附中请到叶问第三代弟子,算是十分难能可贵了。

将咏春、太极拳等武术课程引入大、中、小学甚至幼儿园,能够为孩子拓展业余爱好提供更多可能性的同时,极大地扩大了武术的群众基础,使之更好地发扬广大。

事实上,很多家长对孩子学武术都跃跃欲试,小编的外甥女生性好动、精力旺盛,在读幼儿园大班时,表姐为她报了武术课外班,让孩子的剩余精力有地方疏解,在学了新动作后,小外甥总会在家表演,动作标准,有模有样。

那么孩子几岁的时候才可以学武术呢?4岁以后,孩子身体的协调性和柔韧性等能力发展较快,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行为控制能力都有明显的提高,这为学习武术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但孩子的学习和运动能力毕竟还不高,仅适宜学习一些简单的武术动作和动作组合。运动量也不能过大,最好不要超过30分钟。

目前,不管是跆拳道、空手道还是拳击,都无法与功夫相提并论。因为功夫不仅仅是一种技能,而是一种精神文化。小编认为,将武术选修课导入到学校,能为学生提供接触、感受、探究中国传统文化瑰宝的机会,形式和内容有待完善,但此举本身益处良多。学生在练习武术的过程中,学会克服,学会勤奋,学会坚持,学会专注,学会沉静,在强身健体的同时,磨练性格,让孩子遇事淡定、沉稳、理智。

原创文章,作者:dongshuai,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boke.6ke.com.cn/?p=62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